Page 60 - 2024-9期
P. 60

课改论坛



            转化、共同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                             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丰富评价的维度,激

            培养学生知识的习得和再现的记忆型学习力,而且                              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提
            要把知识的加工权和转换权还给学生,做学生思维                              升自我。
            的催产师,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型学习力和创造型                                   例如,针对七年级语文下册《台阶》教学的“问题
            学习力。                                                驱动”环节,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就布置任务让倾听的
                 笔者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                          学生分别对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做点评并以10分
            精读和跳读》时,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出发点,以                             为满分的标准进行打分,同时把点评内容用文字记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指向,用问题逐步启发学生思                              录下来,教师将其汇总后作为“生生互评”的评价结
            考、逐层深入进行课堂探究。首先,抛出两个问题“大                            果按预设的比例列入总评。这样倾听的学生有了任
            闹天宫的孙悟空,手持一支如意金箍棒,精通七十二                             务就会听得更认真,在听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感悟、
            般变化,无所不能,为何取经路上如此艰难?”“有人                            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自

            说沙悟净是敦厚老实且没主见的一个人,有人说沙                              己的思维能力。又如,针对上述七年级语文下册《带
            悟净是心机最重的一个人,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                             上她的眼睛》的学习任务单,教师把评价权下放给每
            的理由。”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中锻炼学生                             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在组内评价其他组的任务完成
            的批判性思维。接着,抛出新问题“孙悟空的很多求                             情况,由组长整理汇总,要求评价要指出优点和不
            助,是因为他打不过妖精吗?”“孙悟空三次打杀白骨                            足,这样学生拥有了课堂的评价权,其“多学”的欲望
            精,猪八戒三次诽谤,唐僧三次指责孙行者,唯独沙                             就会被激发,学习的热情也就更浓。
            悟净从头到尾一言不发,是因为老实?还是有其他原                                 评价的目的是增进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
            因?”“沙悟净在意的是什么?”“取经路上的担子是谁                           学生正确评价观的形成。教师要综合评价标准、学生
            挑的?猪八戒?沙悟净?”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不断                            自评和他评、小组评,将评价结果修改完善再反馈给
            地进行头脑风暴。其中,在交流“取经路上的担子是                             学生,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
            谁挑的?”时,问题的设计充分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                             长的过程。
            突,有的学生说是猪八戒挑的,有的学生说是沙悟净                                 总而言之,“少教”不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
                                                                删减,而是尽可能地放手给学生,即学生能做的事让
            挑的……认知冲突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笔者抓
            住契机,充分相信学生并合理地追问,为学生搭建思                             学生自己做、学生能学会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教师
                                                                则着眼于难点的突破、思路瓶颈的点拨、综合能力的
            维的阶梯,把学生的回答挖掘完整,促使学生对问题
                                                                提升、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提炼,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有
            产生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进而经过长足的发展思
                                                                效干预和即时调适,高效引导学生主动独学、互学、
            维锻炼,最终形成高阶思维。
                                                                小组学,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应是思维活动。
                                                                教师“少教”而促进学生“多学”,从而培养学生较高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最根本的分界线是思维,深层
                                                                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学习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对思维进行自主
            建构与合作建构,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
                                                                                   参考文献
            惯。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和真实想法并有效回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应学生,是顺应学生思维开展教学的前提。
                                                                               .
                                                                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22.
                                                                                                       2
                 五、实施多维度评价,为“多学”提供反馈
                                                                   [2]何传杰,刘栋梁.少教多学理念与策略[J]基
                                                                                                            .
                 打破成绩评价单一论,丰富评价形式,有利于激
                                                                础教育论坛,2013(4)      .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多学的热情和主动性。
                                                                   [3]温儒敏,王本华 .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教学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激发、态度形
                                                                设计与指导七年级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
            成、方法归纳和情绪感染等给予及时、全面、公正并
                                                                版社,2023.
            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为此,采取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
                                                                                               (责编     罗汝君)
            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对
            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58
                                                      教师纵横     2024.9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