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4-9期
P. 66
课改论坛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
劳动教育融合的探讨
——以南宁市秀田小学为例
邓才伟 1 吴雅婷 2
2
(1.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南宁市秀田小学)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学科跨学科深度融合教学成为教学改革趋势之一。基于此,教师应充分
认识“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意义,通过整合教材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强化教师跨
学科教学能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家校共育等做法,探索“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
路径,验证该学科教学融合模式在校本实践方面的可行性与推广价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劳动教育;学科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09EM-0064-03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创造生活的文化底蕴和审美
跨学科教学探索成为教育界聚焦的主题和热点。小 情趣。另一方面,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
学语文作为文化传承与思想启迪的重要基石,其教 观察和体验,反过来为学生的阅读感悟和语言表
学内容与方式因“互联网+”而不断拓展延伸;劳动教 达、写作训练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提升学生的
育则是新时期学生能力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观察与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参
培养的重要载体,其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因“互联 与对实际问题的发现、思考和解决过程,有效锻炼
网+”而持续创新。基于上述背景,笔者以南宁市秀田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
小学为例,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与 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融合的意义,探索“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 (二)增强学科教学的趣味性
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期构建更加开放、多 基于“互联网+”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
元、富有活力的教育生态,为学生语文素养、劳动精 融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互动性强的特
神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点,实现语文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跨学科学习的趣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 味体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理解并运用多学科
育融合的意义 交叉渗透互促的方法,正确辨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性特征,引入“互联网+”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 丰富多样的资源,并在学科融合的带动下,让劳动教
[1]
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而劳动教育是以 育在同一教学情境中变得更为生动和直观。具体而
实践为主的课程,与语文核心素养共同指向学生的 言,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方
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突出的是知识型与能力型的 案,融合劳动教育元素,设计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教学
人才培养价值。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能够 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在线观看系列与语文课文有关
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 的视频、图片、音频等,让课本上的诗词歌赋、历史故
学中,通过阅读相关劳动内容的经典文学作品,学生 事连通现实生活,打破语文课堂学习的书本局限,在
不仅习得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还培养了深厚的尊 互联网的广阔时空中得以演绎延伸,变得更加生活
作者简介:邓才伟(1979— ),广西扶绥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吴雅婷(1993— ),广西昭平
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劳动教育。
64
教师纵横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