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2024-9期
P. 80

文科教学



            文学鉴赏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教—学—评”一                             动提供指导和调整方向。
            体化应用落地生效。                                              (四)合理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明确评价
                (二)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                                 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                               在“育人为本”的前提要求下,语文教学应合理
            兴趣和参与度的关键,这种教学策略强调教师应根                              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
            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使                             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构建科
            其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                             学、合理的语文教学体系。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以确保                             第六单元为例,对本单元引言与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以学生为中心                              不难看出,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体会到
            的设计,教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                             人类与生俱来的勇敢、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以此培养
            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教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鉴于七年级的学生对
            —学—评”的有机融合。                                         未知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之情,但受主
                 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                          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亲自体会,教师把教材内
            的怀念》一课时,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享                             容与学生的学情相结合,在“勇探秘境”这个大背景
            关于秋天的个人经历或情感,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                              下,作为玩家的学生们有如下几个学习任务。
            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①《激流勇进》中的探险故事。
            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课                                  ②走近探险者,了解探险者的生平,与学生的对
            文,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                             话,送给学生的礼物。
            外,教师还可通过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                                 ③展示“密境”:邀请朋友们一起去“密境”。
            掘课文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通过课堂展                                  ④想象不到的东西,写作业:一次神奇的探险
            示或作业反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确保教学                             旅程。
            活动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在该单元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评价标准应该与
            兴趣和参与欲望。                                            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在本课中,学生应能展现其所
                (三)依据新课标开展教学评价                                  掌握的知识与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
                 新课标强调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等多维度                          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
            评价学生,不仅要求教师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                             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若能熟练地掌握并运
            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                              用大单元的核心知识与技巧,才能达到本课程的教
            素养。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多样化的评价                             学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等多种评价
            方式和工具,如项目作业、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以                            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从而让教学更加
            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通过科学有                              有方向、有目的,促使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
            效地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收获与困                              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教师还应该以形成性评
            难,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价与终结性评价互为补充。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在教
                             [3]
            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                                          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它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
                 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                          的学习状况,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终结性评
            园林》一课时,可以设立多元化的学习目标,既包括                             价是一种综合的、全方位的、系统的评价。评价应起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包括对文化背景和艺                              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学习目的与学习过程联系起
            术价值的分析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                             来,评价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所以
            课堂讨论、文本分析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深                             在评价时,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为中心;评
            入探讨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                              价不仅要检验学生的成就,更要让学生认清自身的长
            的批判性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教师通过向学生展                              处与短处,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支持。
            示苏州园林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                                 (五)运用单元整合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解和感悟,进而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除阅读内容之外,每个单
            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表达                              元还配有相关的写作训练。在进行单元整合时,教师
            能力和批判思维,有效评估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活                             要明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的,根据(下转第 98 页)
                                                            78
                                                      教师纵横     2024.9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