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4-9期
P. 86

文科教学



            事例说明观点的”。该篇文章适合构建思辨性学习任                             着的孩童形象。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围绕“作者为什
            务群,可用作单课任务群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对                              么会认为表里有生物”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学习,能够
            象。据此,选用研究工具主要为量化测评工具,即基                             依照时间线索梳理出作者的探究过程,较为准确地
            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AI系统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                             把握课文内容,并从文中提取作者得出“表里有生
            统,生成 S-T 教学分析、教师提问、教学场景等多维                          物”这一结论的理由与证据,发现其中的漏洞。基于
            度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以揭示教学中的潜在问题,进                             对学情的把握,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及阅读要素,将第
            而调整教学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教学实效。其                             二课时的驱动任务设定为“跨时空辩论《表里的生
            中,S-T教学分析是这一工具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定                            物》:是否会把表里的真相告诉儿时的作者?”引导学
            量分析的方法,“S”表示学生(Student)行为,“T”表示                     生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体会作者童年时的形象,并
            教师(Teacher)行为。通过对课堂中教师行为和学生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探究过程与
            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将教学过程按照时间顺序转化                              事实真相,深度体会科学精神。
            为一系列的“S”和“T”符号,并对这些符号序列进行                              (2)撰写教案,设计作业
            统计和分析,计算出教师行为占有率(Rt)和师生行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全方位把握,执教的徐老
            为转换率(Ch)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课堂教学                            师精心编写了教案,清晰地预设了教学流程以及预
            的模式特征并区分四种教学模型:练习型、讲授型、对                            期能够达成的教学效果。在预设过程中,首先注重情
            话型、混合(探究)型。即:师生之间互动充分,Ch值比                          境创设,构建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结构化板块。
            较高,是对话型;以教师讲授为主,Rt值比较高,是讲                           接着,运用逆向设计的思路,提前构思作业,设计导
            授型;以学生活动为主,Rt比较低,为练习型;教师、学                          学作业单,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学活动和教学
            生均充分参与,Rt值在一半左右,为混合(探究)型。                           方法。如此,保障教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促进学生
                 此外,将钉钉直播系统、希沃信鸽等信息化工具                          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应用。教研团队也给
            灵活用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体备课、听评课。                               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力求在正式上课之前让教案
                 3.设计步骤,确保质量                                    与作业设计更完善、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选定研究工具和课例后,按照“同课同构,三上                              2.课堂观察
            两反思”思路,设计具体的研究步骤,包括确定集体                                 课例研究中的观察环节对教学设计的优化和完
            备课听评课研究时间、明确教研团队核心人员职责、                             善具有极其关键的重要性,经过三次精心的执教历
            规划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为保证研究质量,需制订                             程,遵循循证理念,充分结合AI数据分析的精准性与
            严格的数据流程,采用最佳数据,确保研究证据准确                             教研团队的人文关怀,提高课堂观察的有效性。
            可信。同时,要考虑可能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如应对                                (1)AI观察,人工智能采集课堂数据
            三个平行班学情及课堂环境变化、课堂作业完成情                                  在实践中,AI 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充分展现出准
            况等问题。                                               确率高、时效性强的显著特点,为课例研究提供了
                (二)凭借证据驱动,稳步开展实践                                一种客观且定量的科学方法,生成的课堂教学对话
                 1.教学设计                                         分析、S-T 教学分析、教学流程分析、教学场景分析、
                 教学设计作为课例研究的起点,通过教材解读                           教学轨迹分析等指标数据,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教
            与学情分析、教案撰写与作业设计两大部分的有机                              师精准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水平,
            结合,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从而为改进教学、优化作业给予及时且可靠的实时
                (1)解读教材,分析学情                                    数据支持。
                                                                               “
                 对《表里的生物》进行解读,明确其在课程体系                             (2)团队观课,人脑智能”提供评课数据
            中巩固阅读基础、激发科学兴趣、促进思维发展的作                                 在理解和评估复杂教育情境、情感层面反馈以
            用。教学目标设定上,确保与课程标准一致,聚焦阅                             及捕捉潜在教学互动方面,“人脑智能”展现出其不
            读理解、想象力培养和批判性思维发展。在这一阶                              可替代的优越性。教研团队依托钉钉直播平台,成功
            段,着重针对核心问题设计展开探讨。《表里的生物》                            组织线上线下同步的观课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严
            是冯至先生回忆儿时趣事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依                              格遵循研究目标,专注于记录与分析教学实践中难
            照时间顺序,以“我”对表里生物的探索为脉络,塑造                            以量化的要素,如教师的引导策略、学生的情绪反应
            出一位天真可爱、好奇心旺盛、善于观察、思考且执                             及课堂氛围等。通过有效利用直播技术,实现了跨校
                                                            84
                                                      教师纵横     2024.9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