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24-10期
P. 28
德育探索
行动之源。 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是领航课堂融通。充分发挥思政课课程的领 (三)着力打造一支“三雁齐飞”的高效思政教师
航作用,构建党委保障力、思政课程领航力、课程思 团队
政协同力、实训课融合力、杰出校友榜样力、职教师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以高质量党建夯实基
生联动力等“六力”协同保障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 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领航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组
实现“三全育人”,开展思政沙龙、工匠校友“手拉手” 建支部书记和名师为“头雁”、支委和骨干为“鸿雁”、
等活动,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 青年为“雏雁”的三雁方阵,以思政课教师的“六要”
核心价值观,打造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和 为标准,聚焦专业力和职业情怀,构建“头雁”领航—
精神家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鸿雁”竞飞—“雏雁”展翅的“三雁齐飞”的教师培养
想“三进”。 机制,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能力偏弱、开展思政
三是实践课堂融通。建立 N 个项目化实践任务、 课课堂改革不足的问题。
6 类校外实践基地、1 个实践教学信息化平台的“N+ 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头雁”示范引领作用和支委
6+1”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学生深入红军长征湘江战 成员、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教师“鸿雁”先锋带头作用,
役纪念馆、大藤峡水利枢纽、毛竹山村、螺霸王企业 带动思政课青年教师“雏雁”在党建、教学、科研等方
等实践基地,开展理想信念、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乡 面共同成长。开展“三个红色”(红色熏陶、红色之旅、
村振兴、绿色发展等主题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 红色资源)活动教育,坚定红色信仰,打造一支高素
了解国情,感悟发展成就,审视社会问题,厚植家国 质的红色队伍。聚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业主责,通
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过“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教改”“党建+实
理论课堂筑牢思想理论高地,领航课堂打造宣 践”“党建+宣讲”五大模式,把党建融进教育教学的
传新思想的大众平台,实践课堂厚植水电人才成长 具体业务,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党建领航马
沃土,三个课堂”交互协同增强教学效果。 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
(二)建构“多元六维”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 健全思政课教师企业锻炼制度,“雏雁”深入企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欠佳、引领促 业进行问卷调研、参观访谈、岗位锻炼,将企业文化、
动思政课教学不足的问题,一是建立以教师评价 行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让思政课上出“职业味”;
为主导,辅导员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社会评 “鸿雁”示范引导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以
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实现评价主 赛促教深化教学改革;“头雁”研究精准把握党的创
体多元化,提升考核的公平性。构建学习参与度、 新理论、高职教育改革趋势、学生职业发展的前景、
知识掌握度、思想认同度、职业认知度、理论践行 思政课改革的前沿动态,引领“鸿雁”“雏雁”学原著
度、综合成长度等六个维度的全时段、全流程的思 悟原理,定期开展思政科研沙龙、名师讲堂等教研活
政课教学评价体系。 动,指导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发表研究论文。打
学校打造“智慧课堂”“智评价”“实践教学综合 造思政课教师共生共长的发展共同体,实现在理论
管理”三大平台,融合“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大数 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教学提升中厚植传道情怀,
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采集端构建学生 在引导学生成长中厚植仁爱情怀。
学习“六维”指数;用分析端呈现学生画像,进行分项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经验启示
等级评价;用改进端优化评价体系,帮助教师调整教 (一)创设“三育三堂”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
学策略。基于动态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实现 模式,筑牢信仰之基,夯实行动之源
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 以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
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实现对全体学生个性化的精准 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重要思想为指
[1]
培养 。 导,创新凸显职教特色的“六入”理论课堂改革,设置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元化特点,设置理论 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以案明理增强职业认知,数智赋
考试、论文撰写、展示汇报、专题答辩、主题演讲等考 能激活思政课新生态,专题探究引导学生廓清迷雾,
[2]
核方式,依据班级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提 筑牢信仰之基,夯实行动之源 。充分发挥思政课程
高考核评价的精准度,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 领航力,构筑“六力”协同育人的领航课堂,培育践行
26
教师纵横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