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24-10期
P. 42
德育探索
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红 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革命歌曲的独特魅力和时代
色教育也是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对保 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韧不拔的
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民族精神力量有着不 精神品质。
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结果表明,在高中各门学科中渗透红色教
二、红色教育创新高中立德树人模式 育,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红
(一)通过课程融合渗透红色精神 色文化的内涵,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 史意识、思想政治素质、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方面
通过各学科教学与立德树人目标融合的方式渗透德 的素质,从而优化立德树人的效果。
育,能持续地、全方位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他们 (二)创新教育方法以优化育人效果
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取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 德育是一种影响人、培育人、塑造人的伟大工
定坚实基础 。另外,在学生的教学活动中适时渗透 程,只有确保所采取的教育方式能较好地迎合高中
[2]
红色教育,可让学生在更好地汲取学科知识的过程 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规律,才能发挥更好
中将优秀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 的立德树人作用,才能真正不断修正高中生的价值
身的一种素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观念和思想认知 。因此,高中班主任及各科教师在
[4]
比如,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 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德育时,应依据学生特点针对性
学科,教材中选编的文学作品都堪称经典,具有文质 地创新教育方法,尽可能契合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以
兼美的特点,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更是开展立德树 确保高质量达成立德树人目标。具体来说,借助红色
人教育的优质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 教育创新高中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
仅要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分析红色文 几种。
化内涵,还应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以 第一,情境体验教学法。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 创设革命战争时期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
在引导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可以通过介 角色,如红军战士、老百姓等,通过模拟当时的场景
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 和对话,深刻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辛与奉献。
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 第二,项目式学习法。在“七一”建党节到来之
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 际,班主任可围绕“红色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引导学
过讲解红色历史事件、介绍红色文化遗产等方式,让 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比如,一组学生负责收集当地
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遗址的资料并制作成宣传手册。另一组学生通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比如,在教学“五 过采访老红军后代,记录他们的故事并制作成视频
四运动”这门课时,可以通过讲解“五四运动”的背 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
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了解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 作精神。
次重要革命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 第三,多媒体互动教育法。在班会活动中,教师
自信。再比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红色影视作品片段,如《觉醒年
过讲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代》等,在观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 己的感悟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班主
素质和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文化生活”这一模块 任还可利用在线平台开展红色知识竞赛等互动活
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让学 动,让学生在赛前准备及参赛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红
生了解中国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从而 色文化、红色事迹,从而震撼他们的思想、涤荡他们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激起学生传承及发扬民 的心灵。
族文化的热情。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第四,故事讲述法。在语文课程班会或清明节之
过教唱红色歌曲、欣赏红色音乐作品等方式,让学生 际,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让学生轮
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流上台讲述自己所了解的红色故事,如刘胡兰英勇
和艺术修养。例如,在教学“音乐鉴赏”这一模块时, 就义的故事等,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强化他
可以播放红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 们对红色精神的认知。
40
教师纵横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