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24-10期
P. 59
课改论坛
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
应用能力
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同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掌
就业能力
创新能力 握行业动态和岗位需求,重新修订与岗位能力要求
创业能力 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内
实践能力
容、与创新创业、与就业岗位实际需求的对接,如图 2
创新创业
所示,课程体系初步形成。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
人才培养
展为中心,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基
础,整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材料,包括专业课
专业基础知识
OBE成果导向
岗课融合 校企协同 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科学设置
人才培养体系
赛教融合 赛创双融 实验、实习和工程实践等教学。
课程体系 (二)“以赛促教”赛创双融、创研融合”成果转换
“
课程思政浸润 创研融合 成果转换
对于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
图1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教育
力、就业能力等四个能力的形成是人才培养的核
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体系图
心,关键在于专业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融合、创新
(一)“以岗定课”校企协同
创业竞赛与专业教学融合。因此,教师应结合专业
结合“岗课赛证”融通和职业竞赛的要求,对机
技能竞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例如,机械设计基础
械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对现有的教学课程进
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机械产品设计员岗位的
行不断的优化,结合岗位的职业标准需求,构建新的
知识、能力要求,融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数
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以岗位需求、竞赛需求为基础的
字化创新大赛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比赛主题
课程建设;以“创新创业”为中心的机械创新人才的 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商业价值论证、创
培养为基础,将创新创业类课程写入培养计划,进行 新设计,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
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创新创业竞赛的 维和创业能力。
元素和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与创新创业 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实训等活动,引导
发展、复合、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 毕业设计 岗位实习 通用机械设备
专 造 业 论 导 制 械 设 机 与 计
拓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先进制造技术 机电产品营销
精 神 工 匠
模块 工艺与夹具设计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
机械设计岗位 机械工艺与制造岗位 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岗位 精 神 职 业
专业 机械CAD/CAM 机械制造工艺 “1+X”职业技能培训
核心
机床夹具设计 数控编程与加工(车) 生产现场管理 整 个 融 入 体 系 课 程
模块
数控编程与加工(铣) 质量管理
业 创 础 基 与 业 就 导 指 精 神 军 工
机械制图与CAD 工程力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电工技术
基础 劳 神 精 动
机械测绘实训 机械加工实训 液压与气动技术
模块
军事理论 思想道德与法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用 应用高等数学 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初步 体育
基础 职场英语 应用英语实务 形势与政策 综合英语
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图2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步
57
教师纵横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