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4-10期
P. 68

文科教学



            观,运用更加科学、客观的眼光看待历史,深入思考                                (三)拓展课外历史资源,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历史问题,承认和尊重历史,意识到社会是一个不断                                 在核心素养的五大要素中,史料实证是要求较
            发展的过程,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历史,形成正确                             高的一项素养,需要学生运用史料去理解和探究历
            的价值观。                                               史知识,强化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在课外形成史料
                 以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三单元“走                         搜集和阅读的习惯。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
            向整体的世界”教学为例。该单元第六课主要内容为                             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给学生传授知识时,教师除了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原因部分是本节课的重                              要把握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还可以基于单元主题给
            难点;第七课主要内容为新航路开辟所导致的一系                              学生拓展更多课外的历史知识和教学资源,运用大
            列世界性变化及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                              量的史料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
            影响。在整个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唯                             能力。
            物史观,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通过大航海时代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
            史知识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解唯物史观中对人类                             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时,教师可结
            社会历史横向和纵向发展的辨析和探究能力,从中认                             合大单元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核心
            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                              素养,充分整合单元中的知识点,把握学习体系中的
            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从而在唯物史                              核心问题,运用史料展开实证教学和训练。本单元主
            观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学生的大局观和国际视野。                               要包含两个重要历史事件——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二)构建历史思维导图,强化学生时空观念                            动,前者是一场政治革命,后者是思想解放运动,二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要不断                           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产生新文化运动的
            探究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储备教材单元                             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对辛亥革命
            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和补充更多的知识,由此建立起                             失败原因的反思,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社会
            历史知识脉络。在具体的学习和探究中,教师可以指                             现状仍然无法改变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
            导学生将整个单元中的知识通过提炼、概括和归纳                              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在史料搜集过程中,学生要认
            的方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学生而言,这                             识到史料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古代典籍、报刊书籍、
                                                                                    [7]
            种形式更加直观,也更有效梳理了单元历史事件的                              漫画作品、影视资源等 。教师可以将这些史料作为
                                                       [5]
            时间和空间发展顺序,从而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                             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取关键的信息。在本
                 以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                         单元中,教师可以基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一
            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书整合优质的史料资源,选择其中典型的漫画在课堂
            家的发展”教学为例。该单元的内容编排依据大时                              上分析和解读,让学生从中看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序、小专题的形式,衔接秦汉大一统到魏晋南北朝大                             以及一些书中没有提及的细节内容。同样地,教师还
            分裂以及隋唐大一统相关历史知识。从时间发展的                              可以给学生搜集一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漫画史料,增
            层面上来看,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体现了分裂中包                              强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当然,学生也可以围绕
            含着统一的历史规律;从横向对比来看,不同阶段的                             课堂上的史料,根据具体的学习探究需求,在课外自
            历史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比如魏晋时期侧重民                              行搜集史料,包括报刊、书籍、人物演讲中的历史内
            族交融与区域开发,隋唐时期则更侧重大一统局面                              容,从而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有力的佐证。
            下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教师需要重点围绕大单元教                                 (四)全面分析评判历史,培育历史解释能力
            学目标,从政治、经济、民族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等多                                 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要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
            方面入手,利用思维导图精准地呈现出单元核心知                              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要从学生对历史的分析和探
            识,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发展变化背后的历史渊源和                              究能力入手进行重点培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鼓
            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时空观念。在绘制                             励学生学习如何有效衔接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
            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作为思维                              解释能力、运用更加全面且客观的视角看待和评价
            导图的标题,根据单元课时分别设置四个二级标题,                             历史,真正意识到不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社会
            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                             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大单元教学开始之前,
            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                            教师应先确定单元中整体的探究主题,在此基础上
            国至隋唐的文化”。在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培育                              打破课时之间的壁垒,让学生自主梳理出本单元的
            下,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全面把握本单元的知识,鲜                             重大历史史实,明确学习目标。
            明、直接地领悟了单元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独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
            立学习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                                       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教师
                                   [6]
                                                            66
                                                      教师纵横 2024.10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