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2024-10期
P. 97

理科研讨



            项目内容进一步做细化处理,为学习能力不同的成                              什么?次氯酸钠是怎么生成的?微项目提出之后,教
            员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都能够在组长统                              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究,让学生
            领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推动微项目式教学的高效                              意识到使用化学制品之前需要认真仔细阅读说明
            实施与顺利完成。                                            书,使用过程要科学使用,以免发生事故。教师通过
                 3.实践性                                          合理安排微项目进行化学教学,指明学生学习的方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实践中运用微项目式教                           向,增强了他们的化学安全意识。
            学,教师需在真实情境中安排微项目,根据学生实际                                (二)采用微项目式设计问题,促使学生积极
            情况优化微项目,提升微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性,让学                             参与化学学习
            生在实践中搜集证据,进行推理和验证,锻炼他们的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在备课时教师可
            动手操作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教师应从新教材中                              以采用微项目式设计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
            选定出适宜的微项目主题与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兴                              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各个微项目
            趣和求知渴望,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使其深度理解化                             的教学环节,确定好课堂教学的总目标,以此作为基
            学知识。并且,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从多个方                             础,构建相应的微项目学习环境,保证微项目学习环
            面展开综合性评价,使其发现个人优点和缺点,推动                             境的趣味性以及挑战性,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
            他们健康成长 。                                            求。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微项目作为
                         [2]
                 二、依托微项目式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高中化学                           中心,设计相应的课堂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与交
            新教材理论学习障碍的策略                                        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与互动,强化他们
                                                                                    [4]
                (一)合理安排微项目,指明学生学习方向                             在微项目中的参与程度 。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开展微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氮及
            项目式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合理安排微项                              其化合物”过程中,当学习“氮的循环”这部分内容
            目,以新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为基本依托,根据化学                              时,为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应采用
            知识的特征和规律,把教学内容巧妙分散到若干个                              如下步骤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展示
            微项目之中;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                              一组氮元素与动植物生长有关的图片,简单介绍氮
            阅历,为他们指明化学学习的方向,以此做好微项                              的作用,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顺利引出新
            目式教学的准备工作,促使他们能够顺利、有序地                              课主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拿出
            开展学习 。                                              一瓶氨气,要求学生观察和归纳氨气的物理性质。教
                     [3]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氯及                          师提问道:“如何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这样,很自
            其化合物”内容时,教师可围绕“含氯消毒剂的使用”                            然地引出了第一个微项目。微项目提出后,教师直接
            内容安排微项目,并且将“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内容                             在现场演示了喷泉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喷
            拆分成多项学习内容。以学习84消毒液内容为例,首                            泉的实验现象后进行问题分析,了解氨气极易溶于
            先,教师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了解 84 消毒液的主要                           水的特点。在喷泉的微项目实验中,教师使用胶头滴
            成分开始,让学生描述产品说明书上面的内容,使学                             管挤出水以后,使瓶内气压迅速减小,让外界气压把
            生完成第一个微项目的学习,从而明确本节课的学                              水压上来形成喷泉。由于氨气有极易溶于水的特点,
            习方向——使用化学制品之前需要认真仔细阅读说                              瓶内液体又呈现红色,说明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
            明书,要科学使用,以免发生事故。其次,教师根据学                            碱性物质。再次,教师通过设计第二个微项目——氨
            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指正和引导。教师指出,84消                            与水的反应,提出以下的问题:除利用上述实验装置
            毒液之所以能够消毒,是因为次氯酸钠在起作用。由                             以外,假如没有胶头滴管,喷泉实验该如何完成?教
            此引出新的微项目——探究次氯酸钠的性质。新的                              师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喷泉实验的
            微项目提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先提出自己对次氯                              原理与操作要点。最后,教师继续设计氨水与浓盐酸
            酸钠性质的猜想,然后再利用实验搜集证据,加以推                             的反应、氨与氧气的反应、铵盐的化学性质等微项
            理和验证,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相应的结论。最后,                             目,依托这些微项目设置一系列问题:在氨中,氮元
            教师继续安排微项目:从 84 消毒液的产品说明中找                           素的化合价是多少?根据化合价进行分析,氨可能具
            出能够解释次氯酸钠性质的注意事项,并且说明 84                            有什么性质?能够与哪些物质进行反应?教师采用微
            消毒液不能同洁厕灵等酸性药品一起使用的原因是                              项目设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氮的
                                                            95
                                                      教师纵横 2024.10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