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2024-11期
P. 106
理科研讨
实验检验结束后,教师问学生:“根据列表展示 架上;(3)适时震荡试管中的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
的情况,化学和生物在葡萄糖检验上有什么异同?” 的颜色变化,每隔 10 分钟记录下试管中溶液的颜
学生答:“相同点是试剂相同。不同点是试剂用量不 色。颜色变化见表3 。
[2]
同;加入顺序不同;加热时,温度不同;现象也不 实验二:不同温度下,加入试剂的量相同,观察
同。”接着,学生向教师提出了三个疑问:“第一,温 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时间。产生沉淀时间见表4。
度不同是否可以出现上述现象;加热温度不同情况 经过实验得出结论: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能
有何不同?第二,溶液用量和顺序是否影响检验?第 生成砖红色 Cu O 沉淀,从实验结果来看,在室温(不
2
三,生物用苹果汁或梨汁(果糖)实验也出现同样现 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够发生反应,而给试管加热或水
象,为什么也有相同现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 浴,只是通过升高温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让学生能
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思考和解 够在较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决这些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先 在探讨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最佳温度条件时,可
提出对问题的猜想,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对实 以观察到,当环境温度维持在 40℃或更低水平时,
验进行验证。 需静待至少 5 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方能清晰显现实
(二)课堂探究环节二 验 预 期 的 现 象 ;相 比 之 下 ,若 环 境 温 度 骤 升 至
1.探究温度变化对反应的影响 100℃,实验现象则异常迅速,仅需约 18 秒即告完
在课堂探究环节二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 成,反应速度太快,既不利于学生细致观察,也可能
探究温度变化对反应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 会出现实验安全问题。此外,从保障实验安全及成
验。常温下,加入试剂的量相同,观察产生砖红色沉 本控制的角度出发,采用高温水浴或加热作为实验
淀的时间。基本实验步骤如下(该实验的环境温度为 条件显然没必要。而 65℃这一温度点,发现其恰好
28℃)。 处于一个平衡点,既非过慢亦非过快,大约经过 2 分
实验一:(1)向试管内注入 2 mL 葡萄糖;(2)向 钟的时间,实验现象便能够清晰呈现。
试管内注入 1 mL 斐林试剂,震荡摇匀后 插到试管 因此,高中生物在进行还原糖鉴定实验时,应将
表2 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异同
名称 化学 生物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葡萄糖。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2mL10%NaOH
②向试管内注入 1ml 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和乙
课本实验步骤 溶液,加入 5滴 5%CuSO 溶液,再加入 液(0.05 g/mL CuSO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
4
lmL10%葡萄糖溶液,酒精灯加热 4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 ℃溫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
2mL10%NaOH,5 滴 5%CuSO 溶 液 , 2ml 葡萄糖,1ml 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和乙液
实验试剂和实验用量 4
lmL10%葡萄糖溶液 (0.05 g/mL CuSO )]
4
实验顺序 将葡萄糖加入到新制氢氧化铜中 将葡萄糖加入到斐林试剂中
实验条件 加热至沸腾 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
实验现象 产生砖红色沉淀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表3 沉淀颜色变化
反应时长 0 10 20 30 40 50
溶液颜色 浅蓝色 墨绿色 棕色 棕红色 橙红色 砖红色
表4 产生沉淀的时间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5 6
1.加入葡萄糖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2.加入斐林试剂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3.实验温度 28℃ 40℃ 50℃ 65℃ 90℃ 100℃
4.出现砖红色沉淀时间 45min 5min 2.5min 2min 35s 18s
104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