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2024-11期
P. 118
理科研讨
身的信息技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校内外的 较快的学生,系统会自动推送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
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 识别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对于学习进度较慢
享。这种协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 的学生,系统则会提供更多数学基础练习和图形辨
情,还能够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推动整体教学水平 识任务。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照顾到班
的提升。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合,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并及时 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智能化教学工
总结反馈,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随着教师信息 具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教师
技术能力的提升,他们将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 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学情报告,及时了解每个学生
各种数字工具和资源,设计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数学 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这种数据驱
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动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教学重点
(二)构建多元化数字资源平台,丰富数学教学的 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内容和形式 (四)巧借信息技术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
多元化数字资源平台不仅汇聚了丰富的教学资 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源,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工具。教师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是
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从平台中选取适合 构建信息化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
的数字资源,如视频、动画、交互式习题等,使抽象的 信息技术,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
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 。 兴趣和主动性。
[4]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数字资源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时,教师采用“游戏化学
平台提供的虚拟操作工具,让学生通过拖拽、切割等 习+小组合作”的模式上了一堂让学生能够人人积极
方式,直观地体验到将一个整体方块平均分成若干 参与学习的数学实践课。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数字化
份小方块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这种 平台呈现一个虚拟超市场景,让学生分组扮演顾客
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 角色,完成“购物”任务。每组学生需在预算范围内选
有助于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平 购商品,计算总价并找零,这一过程很自然地融入了
台的资源共享功能方便教师能够上传、分享自制的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践。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
教学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的流通与共享。此外,数字 地运用所学知识,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
[5]
资源平台还整合了智能推荐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 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的
学习进度和表现,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实现因材 计算策略,鼓励他们交流学习活动思路,培养他们的
施教。这种多元化的数字资源平台不仅丰富了教学 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
内容和形式,还为构建高效、个性化的数学课堂奠定 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促进了深度学习和能力培养。
了坚实基础。 教师还可借助数字化工具,如在线答题系统,即时收
(三)运用智能化教学工具和系统,帮助学生 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
实现个性化学习 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充分调动学生的
智能化教学工具和系统的应用为小学数学课堂 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能够实现学习过程的 (五)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
个性化,还能大幅提升教学效率。这些工具和系统通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个学生量身定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
制适合的学习内容和进度。 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信息化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章 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全方位捕捉
“平行与垂直”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智能教学平 学生的学习轨迹,从而实现对学生能力的精准评估。
台设计互动性强的几何图形识别游戏。学生通过操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2
作虚拟尺规在平板电脑上绘制平行线和垂直线,系 章“因数和倍数”的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基于
统会即时评估学生的操作是否准确,并根据每个学 数字化平台的互动练习,让学生在探索因数和倍数
生的表现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练习。对于掌握知识 关系的过程中留下数据痕迹。这些(下转第 121 页)
116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