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4-11期
P. 123

理科研讨



                 第二个问题: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综上所述,教师应努力构建“以乐出发,以学定
                 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后,给                           教,以赛促学,减负增效”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通过
            学生设计这样的测试题,目的是检测学生学习完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
            个单元后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                              容、运用竞赛形式提升学习效果和优化教学方法等
            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                              方式,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这一理念不仅符合
            评价,客观、全面和科学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
            鼓励了学生的学习,对高效数学课堂的形成起到了                              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并非一
            助推作用。                                               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
                                                                验,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策略。同时,教育主管部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反思与调整教学策
                                                                和学校也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支持力
            略,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正教学方案,不断完善课堂评
                                                                度,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保障。
            价机制;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由教师单方对学生学进
            行评价的方式方法,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让学
                                                                                   参考文献
            生自评、学生互评、各班级教师联评,最后由任课教
                                                                   [1]张玉芳 . 以学定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师总评。教师对学生课堂的学习评价不能只对学生
                                                               [J]教育观察,2020(48)      .
                                                                   .
            的回答问题结果和测验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
                                                                   [2]连丽全 . 以学定教          减负增效:构建高效小
            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评价,评价要
                                                                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措施[J]教师,2023(21)              .
                                                                                        .
            起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和鼓励进步的作用。只有客
            观、全面、科学、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才能












            (上接第 116 页)数据不仅反映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新教学模式和完善评价体系等路径,才能构建信息
            程度,还能揭示其思维模式和问题解决策略。通过分                             化高效课堂,培养出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和现代信息
            析和评价这些信息,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                             素养的新时代小学生。
            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
            体,如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全面                                                参考文献
            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                                [1]荔虹 .基于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
            结果时,可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                             课堂的构建方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10)                .
                                                                                     .
            关注学生的阶段性表现,又注重长期进步,这样的评                                [2]高丽萍 . 紧密融合合作学习与信息化教学,
            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构建这样一个综合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新通信,2023(13)                 .
                                                                                        .
            性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反映教学效果,而且能                                [3]王静雯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高效

            够为教学的改进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推动小学数学                              课堂构建的路径[J]中小学电教,2023(4)              .
                                                                                 .
            信息化高效课堂的持续优化和发展。                                       [4]孟昭怡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正处于传统与创新的                           构建策略[J]科幻画报,2022(8)          .
                                                                           .
            十字路口。信息化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新课标的                                 [5]朐上海,刘蕾 .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高
            要求,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积极探索加强                             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4)                .
                                                                                   .
            教师培训、数字资源应用、智能化教学工具运用、创                                                            (责编     谭宏宽)
                                                            121
                                                      教师纵横 2024.11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