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4-11期
P. 13

前沿视角



            学点。热爱乡村教育、热爱乡村儿童、倾心于乡村小                             的心,努力钻研乡村教育棘手的问题,为乡村教育
            学教学的强烈意愿是小学全科教师从事乡村教育工                              提供智慧和力量。
                         [8]
            作的内在动力 。高校应将乡村教育情怀融入课程开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一支稳定的、高
            发、教学实施、实习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让全科师范                             素质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
            生更好地了解乡村、热爱乡村并愿意为乡村教育贡                              量发展的关键和保障。当地政府、就职单位、高校及
            献自己的力量,提升全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感知力                              教师个人都要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全面的支持系统,
                             [9]
            和乡村教学胜任力 。一是开设乡村教育研究的相关                             共同解决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续不了约”的问题,通
            课程和活动,让全科师范生针对乡村教育的实际需                              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续约意
            求学习相关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加深对乡村的了解                              愿和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续得了约、安心留教”,使
            和认识,为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参与乡村工作做好                              乡村教师队伍更加稳定,不断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
            充足的准备,激发他们的服务热情和责任感。二是利                             发展。
            用自身优势,建设乡村教育研究基地,邀请乡村小学
            校长和高校教师参与乡村教育基础研究,关注乡村                                                 参考文献
            小学全科师范生在培养乡土情怀方面的关键点和需                                 [1]张世娇,王晓莉 . 教师韧性研究的新视角:
            求点,在培养方案上共同发力、倾力合作;邀请乡村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J]教师教育研究,2017(6)                  .
                                                                                    .
            教师或教育专家来校开讲座和交流,分享他们的教                                 [2]胡鹏艳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中教师职业情感
                                                                       .
            育经验和乡村情怀,大力培养全科师范生的乡土情                              探究[J]现代交际,2020(20)       .
            怀和乡村教师认同感。三是提供更多实习和支教的                                 [3]徐歌阳 .社会分层理论视角下乡村教师流失
                                                                                   .
            机会,鼓励全科师范生参与乡村支教的实践活动,并                             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8)                 .
            对全科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开展针对性                                 [4]柳燕,马帅 . 轮岗教师的职业适应:理论框
                                                                                          .
            的指导。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在乡村教师培养的起点                             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和终点上共同发力,在源头上培养一批具有深厚乡                              2023(4) .
            土情怀、热爱乡村教育事业的优秀全科师范生,从而                                [5]张严秋 . 生态系统视阈下高校英语教师职
                                                                业倦怠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减少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后期不愿续约的现象。
                                                                2022(1) .
                (四)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立志扎根乡土
                                                                   [6]韩会君,陈建华 .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青少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的灵魂,弘扬乡村教育家
                                                                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精神,对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厚植乡土情怀、扎根乡
                                                                2010(6) .
            村教育具有积极意义。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本来就从
                                                                   [7]王华女 .新生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培育研究
            乡村走出,毕业后也应有为乡村服务的意识,要把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5)            .
                                                                   .
            对乡村的热爱与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把个人价值
                                                                   [8]肖正德,王振宇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乡村属
            观与乡村教育事业相结合,从内心深处建立对乡村
                                                                性”教学能力:价值、结构及培养路径[J]中国教育学
                                                                                                   .
            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立志扎根乡土、振兴乡村
                                                                刊,2020(12) .
            教育。在个人技能方面,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应不断
                                                                   [9]张家军,王嘉龄 . 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培育
            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积极适应全科教学的需求,
                                                                模型、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烙印理论视角[J]教师
                                                                                                         .
            积极探索适合乡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规
                                                                教育学报,2022(4)    .
            划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要求设
                                                                   [10]袁丹,周昆,刘子龙 .去留之间:农村小学全
            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例如积极参加全科教师培
                                                                科教师离职倾向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教育学
                                                                                                   .
            训、技能比赛、课题研究、评奖评优等,在实现目标
                                                                刊,2020(4) .
            的过程中提升个人职业成就感,不断提高乡村教学
            的质量水平。在精神涵养方面,乡村小学全科教师
                                                                    注: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应蕴养教育家精神,主动深入农村教育的深水区,
                                                                项目“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续约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研
            用专业实践面对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                    [10] 。在乡村
                                                                究”(S2023106061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地区,学生学习差、家长沟通难、教学压力大等问题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胜任力研究”(20XJA880001)。
            更加突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
                                                                                               (责编     罗汝君)
            处理和协调这些问题,这就更需要乡村小学全科教
            师“多拉一把、多费点心”,内含一颗甘于奉献教育
                                                            11
                                                      教师纵横 2024.1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