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4-11期
P. 16
前沿视角
小学科技教育事业。三是建立明确的经费使用管理制 (五)创建科技教育平台,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
度,确保科技教育经费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操作、设施 的学习机会
设备购置等方面,杜绝浪费现象。四是建立健全农村 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牵头,集中各种社会资源
小学科技教育的监测与评价体系,定期评估农村小学 创建科技教育平台。一是给农村小学配备必要的科
科技教育开展情况,确保科技教育政策的落实。 技教育设备,例如计算机、3D 打印机、机器人套件
(二)强化农村科技师资培训,拓展校外科技教 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二是基于平台整合
育资源 国内外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
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开展针对农村科技教 频、互动软件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科技知
师的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农村科 识;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期组织科技竞赛、科技展
技教师掌握先进的科技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采取 览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四是基于
一系列措施支持农村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 平台建立科技社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科
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农村小学邀请专家教授开展 技社团,并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科技项目;五是
科技讲座、组织学生走进科研院所等拓宽渠道,以共 基于平台推广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
同推进农村小学科技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实 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践机会,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六)构建科学的科技教育评价体系,提升科技
(三)加强科技教育宣传推广,提高农村科技教 教育效果
育的社会地位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
政府部门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一是加大农村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提升科技教育效果。一是除
小学科技教育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 了考试成绩,评价体系应涵盖科技知识掌握、实践操
道展示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成果,加强对农村地区 作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科学态度等多个维度,
的教育观念引导,提高农村小学科技教育在社会中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二是评价应关注学生
的认可度;二是宣传并倡导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并 的成长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识别和培养
重,制订适合当地学生的科技教育计划,确保科技教 学生的个性化优势,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路
育课程的落实;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 径,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
学校建设,开展“科普下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 习动力。例如,采用考试、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多
活动,普及科技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科技素养。 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评价结
(四)制定科技教育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小学科 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三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定期
技教师工作的认可度 更新评价结果,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提供个
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激励机制,对在科技 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四是设
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激发他 立科技奖学金、优秀科技项目奖等,激励教师和学生
们投身科技教育的积极性。一是将科技教师在科技 在科技教育领域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科学的评价体
创新大赛方面的奖励与教师综合荣誉(评优、评先) 系,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科技教育成果,促进学生
挂钩,满足大多数农村科技教师的现实诉求。例如, 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在年度考核和年度优秀教师评选时适当考虑一些在 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时获得个人项目奖励的教师或者 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科技教
指导学生参加多个项目获得奖励的教师等。二是在 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强
教师职称评定、岗位竞聘方面明确科技教师荣誉的 化农村科技师资培训、加强科技教育宣传推广、制定
作用。例如,在职称评定时,在科技创新大赛市级以 科技教育激励机制、创建科技教育平台、构建科学的
上个人项目奖励方面可以参考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 科技教育评价体系等措施,有望助力农村小学科技
赛的项目进行加分。三是针对一些由多个部门共同 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主办的科技教育活动的荣誉一般证书上只有“青少
年科技中心”的公章的情况,与综合类奖状同等对 注: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科学教
待,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学校,在教师职称评 育专项课题“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视角下农村
定、岗位竞聘方面给予认可,以此激励农村科技教师 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2023ZJY800)。
积极参与科技教育。 (责编 罗汝君)
14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