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2024-11期
P. 49
管理智慧
潜力。同时,中职卫校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能 作等形式彻底打破过去看视频、听讲解的旧教学模
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 式,从而让学生亲身参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不断激发
空间。 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运用人工智能,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孵化 (五)优化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打造多元化的
模式 创新教育形式
中职卫校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创新孵化平 中职卫校应该优化创新教育资源的配置,为学
台,帮助学生实现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学校与社会的 生提供更广泛的创新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
深度融合。在数字化时代,可以通过建立创新教育资 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
源库、创新平台等项目,为中职卫校师生创造全新的 体系,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智慧
知识获取和创新实践机会。这些平台运用新技术,通 学习环境,弥补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 例如,
[3]
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展示创新作品的机会,帮助 注重实践示范,打造思政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通
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过创新课程、创新实践、创新竞赛、创新实训等形
(三)聚焦创新内涵,思政课程与创新教育无缝 式,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创新能力。
对接 (六)建立创新荣誉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创新教育和思政课程应该聚焦创新内涵,实现 创新活动
无缝对接。可建立“思政课+创新实践”模式,组织丰 一是设立各类创新奖项,包括个人奖项和团队
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创新教育更紧密地融入 奖项,以表彰在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领域有突出贡
思政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创新能力。一是 献的学生。奖项包括学术研究奖、创业创新奖、社会
重新设计思政课程的内容,增加创新理论、科技发展 服务奖等,激励学生在创新方面取得优秀成绩。二是
与创新治理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资助,包括研究经费、创业启动
二是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将创 资金等,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创新实践。资助方式可以
新与科技、经济、管理等学科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 根据项目性质、创新水平和创新意义等因素进行评
创新的全方位了解。三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实 估和分配。三是建立创新导师制度。从教师队伍中选
践活动,如科技竞赛、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将思政 派优秀的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导师能够
课程与实际创新项目相结合,通过实践提升创新能 传授创新知识和方法,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培养
力。四是引入创新案例作为思政课程的教学素材,让 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四是组织各类创新活动,如科技
学生通过研究具体的创新案例,了解创新的过程、 竞赛、创新讲座、创业沙龙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
经历的困难和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 成果的平台。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扩大创新视野、
新精神。五是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案例分 拓宽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五是定期举办创新
析、小组讨论、互动讲座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成果展示和推广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
趣和主动性,提高创新教育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教 新成果。社会对于创新的认可和赞扬也能进一步激
育效果。 励学生的创新热情。通过建立以上创新荣誉体系,激
(四)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和导师引领机制,加强 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投身创新实践,进而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同时,这样的
中职卫校应该积极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 荣誉体系也能够彰显学校对创新教育的重视,提升
提供创新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要建立导师引领机制, 学校在创新教育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
强化师资建设,建立创新思政教师团队,引导学生深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卫校的创新精神培
入实践,提高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师基于数字教 育至关重要。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设置、学生的主动
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形象、生动的创 性和创造性、环境氛围是影响中职卫校创新精神培
新教育,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立体化、个性化的知识 育的关键因素。中职卫校应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
获取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增 应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让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加 并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专业的知识培训,而且也能够通过创新试验、实践操 (下转第59页)
47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