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24-11期
P. 60
课改论坛
兴”。在民族复兴伟业的重任下,乡村将是未来诸多 生投身乡村的积极性,而相关企业参与院校人才联
产业发展的重要主战场。但是,要科学有效地利用乡 合培养工作,以产业的发展愿景与时代同步的实际
村资源,则需要对相关的乡村振兴经济动态、大学生 作为培养大学生投身基层的创新理念,可为课程带
创业政策、地方产业发展政策等有深入的了解,才能 来新思维的革新与发展;另一方面,以“企业视角”审
结合专业开展双创行动,这对项目的社会适应性至 视大学生的项目立意与论证过程,能为项目提供更
关重要。 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和项目运营模式。无论是哪一
1.研读政策完善双创课程 方面,乡村振兴实体企业与院校的结合,都将从思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 上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大学生自我分析与
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 自我成长的能力,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更为坚实的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双创类课程, 基础。在合作的内容、形式上,校企双方可根据实际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当前阶段重大的经济建设任 情况,采取项目融入、课程融入、环境共创等形式的
务,相关的政策都具有鲜明的产业扶持和区域发展 合作,联合开展人才的共育工程(见图2)。
导向的特征,对学生双创项目的定位、产品的选定等 1.课程融入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都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因此,要认真研读相关政策, 这种方式主要以企业案例形成教学资源应用于
不断完善双创课程。 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研判能力。
2.运用政策加强双创课程的建设 2.项目融入为主的产教融合模式
双创课程以思维创新、实践应用为能力培养核 这种方式主要以企业实际条件为基础,通过设
心。乡村振兴背景下,院校需要加强双创课程案例资 定项目目标,培养大学生过程性综合能力的应用。
源建设。一方面,通过对政策背景下创业实施的分 3.环境共创式项目孵化教学合作模式
析,让学生真实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 这种方式以项目孵化为目标,通过校企双方共
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广大的乡村区域作为资源创新 同建设创业平台,在场地、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支
发展的潜在区域,政策的恰当应用可有效激发大学 持,为大学生进行企业初创提供全方位扶持。
生基层创业的热情(见图1)。 (三)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双创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基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
专业理论
时事 设是双创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乡村振兴
创业理论
物质基础 政策 创业立意 背景下,更加强调教师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师
创业论证
德、业务、技艺为立教之本,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其中。
图1 时事与政策在创新理念培养教育中的运用转化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促进人才联合培养 职业院校应强化政治与业务标准并重的教师
双创项目的社会需求属性,决定了企业参与教 考核制度,持续开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育的必要性。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科学地引导 (即《职教 20 条》)《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
学生建立基层实践意识,更加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 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
一方面,对于乡村基础产业认知的局限,限制了大学 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牢教师立德树人
目标产出 学生成长 合作收益
企业方:人才储备、项目创新
课程融入:以师 真实项目投入: 环 境 共 创 :以 项
形式 资共享、案例研 以 企 业 运 营 为 目孵化主的综合 学校方:丰富课程资源、提升人才
创为主,以课堂 背 景 ,设 置 目 性 环 境 建 设 ,包 质量
教学为主 标,指导学生进 括企业场所与校
行实操、路演等 内学生创业基地
企业方:项目案例、企业导师、资金等
资源投入
学校方:师资、教学场所
图2 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基本合作形式
58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