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4-11期
P. 68
课改论坛
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想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冯世健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 要: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想在教学理念、课堂文化、学习方式等方面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契合。教
师应从处在客观世界的意义认知关系、同他者沟通的人际关系、同自身对峙的自我反思关系三个维度分析佐藤
学“对话学习”思想的内涵,探讨佐藤学“对话学习”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重新解读新课标,树立对话
式教学理念;重建课堂文化,丰富活动性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注重课堂评价。
关键词:佐藤学;“对话学习”思想;历史教学;高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11EM-0066-03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如何 是通过坐在教室里的脑神经的活动来进行的 。这使
[1]
改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存的不足,使其更好地贯彻党 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非客观世界的知识,只是现
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作用, 实社会的投影。随着信息媒体的发展,学生除了通过
显得尤为重要。佐藤学有着多年深入课堂教学的实 在校途径获得知识,还能通过学校以外的场所学习
践研究,是“付诸行动的教育家”。佐藤学重新界定 更多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困于狭小的课堂空
“学习”的概念、阐释“对话学习”思想,提出要注重建 间的“座学”让学生享有的是来自教师二次加工整合
构学习的对话性实践,形成同客观世界、他人、自己 的知识,而不是学生自我思考的产物,只是一种被剥
的对话三位一体。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想在教学 夺了“原创性”的知识,这使学生既无法产生对客观
理念、课堂文化、学习方式等方面与高中历史课程标 世界的想象,也无法对所学内容产生新的思考。学校
准契合,探讨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高中历 也无可奈何地被装入“学校化了的社会”这个套匣
[2]
史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 。佐藤学认为,“学习”是和人、物、工具及素材的
一、佐藤学“对话学习”思想的内涵 接触,进行“媒介化的活动”而实现的 。教师要在学
[1]
理解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想,首先要明确“修 生的学习活动中担负好“对话性他者”的角色,既要
炼”与“对话”两大学习传统。他在追寻“学习”的思想 通过教材讲解知识,也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构建
渊源时,从《学习论》对“学习”的界定出发,阐释“修 同客观世界对话的关系,充当好课堂与社会的“媒介
炼学习”是对自然的本性与秩序的认识和体悟,是一 者”,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与现实社会相连接。
种自我完善的行为。作为“修炼学习”的传承,“对话 (二)学习的对话是同他人的对话
学习”是与他人沟通的学习行为。佐藤学将“学习”再 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
定义,使“学习”处在客观世界的意义认知关系、同他 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这表明学生在教学中应处于主
[3]
者沟通的人际关系、同自身对峙的自我反思关系的 体地位。但佐藤学在多年的课堂观摩中发现,教室内
三个维度上,即学习的对话是同客观世界、同他人、 存在“主体性”神话。“主体性”神话即将学生的主体
同自己的对话。 地位绝对化,让学习脱离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或强
(一)学习的对话是同客观世界的对话 迫学生明晰地发表自身的思考和意见,制造出主体
在汉语释义中,“勉强”与“强迫”“凑合”“牵强” 性的假象,看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是“被动
等词语有相同的感情色彩。在日语中,“勉强”却包含 的能动性”的主体性,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人沟
了“学习”的含义。在佐藤学看来,带有“勉强”的学习 通对话的权利。然而,“相观而善”在集体教学中是不
作者简介:冯世健(1999— ),男,广东广宁人,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
66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