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2024-11期
P. 70
课改论坛
成为“先知先觉者”。而是教师从另一角度出发,重视 的交流中,逐渐认识到:国共两党发生攻守之势的转
时空观念,通过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展开探 变,是国民党失去民众的支持,而中国共产党是民心
讨,对所学的历史概念进行观察、分析。例如,在分析 所向的体现。总之,在历史课堂上对学习共同体的构
西汉建立的背景时,需要解释“郡国并行”制度。教师 建,就是基于互惠性的合作学习。
可以列举对这项制度的评价的正反两面的史料,提 综上所述,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想注重构建
供给学生相对自主的探究空间,指导学生对这项制 学习的对话性实践,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诸多启
度的利弊展开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对这项制度 示。在教学精神上,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想与历史
的深入了解,认识到这项制度的建立虽然为引发七 课程标准有契合的地方,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国之乱埋下了祸根,但是在当时却有缓解秦法楚俗 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学习活动,允许师生对
矛盾的作用,具有过渡的性质,从而对西汉建立初期 话中的“求异”,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的、
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课堂文化的重建, 客观的认识。在课堂文化上,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在情境探究中以实证精神 想注重学习的活动性质,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
对待历史和现实的问题。 展,在情境探究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和现实。在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注重课堂评价 学习方式上,佐藤学的“对话学习”思想注重基于互
学习是基于合作的“冲刺与挑战” 。而在当今的 惠性的合作学习,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建立在
[4]
信息社会,合作学习面临着危机。虽然信息技术为教 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平等沟通的
师对史料的获得与加工提供了便利,让历史情境的 方式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展开合作探究,以此达到“相
展现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使历史活灵活现, 观而善之谓摩”的境界。
但是不合理的应用使教师与学生受制于信息技术。
主要体现在:教师以课件的演示结束为一节课的结 参考文献
束,没有对教材的内容充分应用;学生的注意力被课 [1]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
件上的图片、视频等素材所吸引,没有对展现的史料 改变[M]李季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
进行深度思考;师生在课堂上缺乏对话,无形中跳过 [2]佐藤学 . 教育方法学[M]于莉莉,译 . 北京:
.
了基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建立的教与学的过程,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缺乏深度的理解,从而无 [3]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
.
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等。佐 出版社,2009.
藤学认为,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空间加剧了个人主义 [4]佐藤学 .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 .
[2]
学习,使教室与学校的公共性被解体 。其一,促进合 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学习,就要在学习共同体上进行。在佐藤学看来, [5]赵吉惠 .历史学概论[M]西安:三秦出版社,
.
学习共同体就是使学校成为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相 1986.
互学习、学校外的社会关系参与学校教育并相互学 [6]于友西,赵亚夫 .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 4 版)
习的集体。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就是使课堂成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
为促进师生平等对话、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场所。学 [7]佐藤学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
.
习共同体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起到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重要的作用。其二,构建学习共同体,就要促进平等 [8]佐藤学 .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 .
对话。佐藤学强调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就是要 钟启泉,陈静静,译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于沟通的对话,而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2012.
教师在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的时候,可以布置合作 [9]赵恒烈 . 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
.
任务,促使学生间相互学习与帮助。以《中外历史纲 教育出版社,1997.
要(上)》第25课“人民战争”为例,在分析国民党政权
在大陆的灭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 注: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基于任务
胜利时,可以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设置“重庆谈 驱动的高中历史问题链教学研究”(gxun-chxs2024048)
判”“三大战役”“国统区的危机”“北京谈判”等四个 资助。
主题,让学生先在课前合作探究,再在课中结合多媒 (责编 罗汝君)
体技术的展示和教师对探究成果的点评,检验合作
学习的成果并诊断学习问题,最后在完成合作任务
68
教师纵横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