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24-12
P. 100
理科研讨
注重跨学科知识融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结合数 三、基于“三新”改革要求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学、化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教学。比如,在用 有效性的策略
传感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往往会涉及信息技术 (一)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性教学
知识,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原理,还要掌 首先,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
握数据采集软件的应用方式,获取实验数据,从而提 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以及科学
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拓宽知识面。 态度与责任等。开展高中物理实验不能只局限于让
(二)新教材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结合 学生学会实验操作技能,而要引导学生借助实验过
新教材设置要求从内容的编排层面关注系统 程构建物理观念。比如,在电学实验中理解电场和电
性以及趣味性,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呈现可以帮助学 路这些概念。而培养科学思维则是要求学生在探究
生形成完整的物理实验知识技能体系。比如,在教 实验中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和等效替代法等完成实
学新教材涉及力学实验部分时,教师可先从简单的 验设计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涉
长度测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开始,然后再进行牛 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到最终分析结果的
顿运动定律的探究实验等,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 整个环节,在实验中学生要充分把握实验的所有环
物理实验技能。 节,并要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实验操作的规范
新教材中也包括很多趣味性的实验以及和生 性,不断加深对实验重要性的认知。
活密切相关的实验。例如,在热学知识部分,通过安 其次,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导向帮助学生进入
排简易温度计制作的实验,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简 实验环节,让物理实验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
单制作方法。这样的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解电容器的实验
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时可以选择手机充电这一情景,让学生思考其原
此外,新教材中设置的实验具有开放性特点。比 理,然后提出问题:“电容器是怎样储存电荷的?影
如,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中,教材只给出实验 响电容器电荷大小的关键因素包括哪些?”再让学
的基本框架和目的,但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器材的 生带着问题进入实验探究的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
选择则需要学生做进一步探索。这对提升学生的创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实验的意
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义和目的。
(三)新高考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结合 最后,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物理实验教学
新高考对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有着极高的要 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个性化教学和分层指导。比如,
求,在考试内容设置方面,实验题的比重逐步上升, 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演示为其
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讲解注意的事项和流程,安排这些学生模仿教师的
和实验创新能力。比如,高考实验题会给出一个新颖 操作并掌握实验技能;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为
的实验情景,要求学生根据他们所学到的物理知识 其安排一定的拓展性实验任务,在实验中让这些学
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做好实验器材的选择,在实 生做进一步的探讨;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鼓
验过程中做好数据的记录,最终完成实验分析。 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的流程,完成创新性实验探究
新高考内容要求教师加强对实验能力的培养。 的任务,教师则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应设置更多的实验设计课程,帮助学生明确实 这样的分层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多元
验目的,并根据各方面的因素和情况合理设计实验 化、个性化发展需求,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5]
方案和流程。对于数据处理,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用 (二)基于新教材特色的有效性教学
列表法和图像法等呈现数据的变化,通过观察数据 首先,针对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可进行整合和
获得更加准确、有参考价值的实验结论。此外,教师 拓展,将存在关联性的实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实验
还应鼓励学生对传统的实验进行创新和改进,培养 系列。比如,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验证牛顿第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新高考的实验考查中让学生取 二定律的实验以及动能定理的实验进行整合,在一
[4]
得优秀成绩 。 个连续的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和体会力学
98
教师纵横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