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2024-12
P. 104
理科研讨
内有效完成的。因此,为了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的探究 科关键知识点,让学生在项目探索的过程中能够通
任务,展示项目成果,通常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交流探讨等方式寻求答案,
展开。高中物理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 攻克重难点知识,达成教学目标。二是要具有一定
格特点等提前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的逻辑性。教师要将问题设计成串联的问题串,让
确保各小组内成员的物理学习能力均衡,能够在项 学生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探索,提升自主思考
目探究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要求学生 与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的项目成果展示打好坚实
[4]
在各小组内部民主选举出一名小组组长,负责对整 的基础 。
个项目问题任务进行仔细分工。小组组长在项目问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二年级必修第三
题任务分配时要具体考虑到每一个人,要组织全组 册“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的内容时,教师在设计项目
同学一起制订出一份完整、科学的项目计划安排表, 学习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静
避免在项目探究过程中出现个别学生偷懒、懈怠等 电,理解相关的物理原理,探索这些物理原理在科
情况。在项目学习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 技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教师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
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在遇 计出下列问题。
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 (1)你在冬天穿毛衣时有没有被电过,或者在梳
完成各项任务,展示项目成果。 头发时出现头发飘起等现象?你认为这种静电现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二年级必修第三 是好是坏?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想通过联系生活
册“静电防止与利用”的过程中,教师在实施项目式 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学习时,将项目任务完成时间安排为一个星期,要求 (2)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在一个星期内完成项目的学习目标制定、梳理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联系生活中感
课文内容、明确项目主题、设定项目完成计划、独立 触到的感性物理现象进入深一层的理性思考,更深
实验操作完成各项任务、展示项目成果等。教师则辅 入地探究静电平衡状态产生的条件这个深层次的物
助学生制订好项目计划:第一阶段用时一天,要求学 理问题。
生浏览课本,并通过互联网查找常见的静电现象内 (3)你能查阅相关资料,给出具体例子并解释尖
容以及带来的危害;第二阶段用时三天,要求学生根 端放电、静电平衡现象的原理吗?提出这个问题的目
据所学知识,任选静电除尘或避雷针模拟实验中的 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可以通
一个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准备好 过查阅资料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实验材料,进行实际操作;第三阶段用时一天,要求 (4)当前静电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
学生整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成果 见的有静电除尘和避雷针,你能设计相关的模拟实
展示。在成果展示阶段中,教师要求学生分享探索过 验吗?这个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碰到具有
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并要求学生介绍静电在生 一定的挑战性、直接指向学科关键的知识时,应该通
活以及科技领域中的防止与利用案例。 过实验操作、交流探讨等方式寻求答案。
在整个项目式学习计划设定过程中,学生通过 教师在实施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了这些驱
分小组活动,通过自己亲自参与设定项目完成计划、 动性的问题,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法,设计出具有可
整理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分享探索过程 操作性、有一定的逻辑性的问题,指引学生朝着项目
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介绍静电在生活以及科技领 学习的目标去探究。同时,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
域中的防止与利用案例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自主 性,直接指向学科关键的知识点,让学生在项目探索
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交流探讨等
(四)设置驱动性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探索 方式寻求答案,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攻克重难
驱动性问题是建立在项目主题之上的,教师在 点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设置项目式学习的内容时要坚持由浅入深原则,设 (五)实施多元化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计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这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物 项目式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教师在
理科学的关键所在,它能够指引学生朝着项目学习 教学过程中对其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验成果的评价必
的目标而努力。在设计具体问题时,教师必须注意 须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首先,要
两点。一是要具有挑战性。所设置的问题要指向学 基于既定的项目目标设置评价表格,让学生进行自
102
教师纵横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