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4-12
P. 19
德育探索
资源更新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快速 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教
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 学、虚拟仿真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
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然而,现有的数字教育资源往往 效果。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数字教学实
更新缓慢,无法及时反映最新的思政教育成果和理 践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四是加强跨学科合
念,导致教师在使用这些资源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 作与交流。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
伐,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这些挑战,亟待 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借鉴其他学科
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资源整合与更新。 的成功经验,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二)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中,教学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中,构建
模式创新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数字技术尽管为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构建资
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但许多 源库,可以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类思政教学资源,推动
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创新。 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构建数字化教学
很多教师仍然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即教师 资源库意味着对思政教学资源的全面数字化处理,
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忽视 意味着将传统的纸质教材、课件、教学案例等资源转
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化为电子形式,并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这样的处
趣和参与度。在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 理不仅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提高资源
利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手段,如在线讨论、小组协 的可获取性和共享性。
作、案例分析等,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需要注重资源的分类和整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也显得不足。尽管有大 合。可以根据思政课程的不同主题和知识点,将资
量的数字资源可供利用,但很多教师仍然局限于教 源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资源
科书和讲义,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和更新。同 库体系。同时,还需要对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确保
时,教学方法也缺乏多样性,往往只是简单地使用 资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信息错误导致的误导
PPT或视频进行展示,缺乏深度的教学设计和创新。 和混乱。
教学模式的创新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 在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还应充分
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点, 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提升资源的互动性和创新性。例
因此教学模式应该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然而,由于技 如,可以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
术门槛和应用难题的存在,很多教师难以根据学生 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深入了解和体
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创新。 验思政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三、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能等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和分析,为个
(一)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此外,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首要任 库还需要注重资源的更新和维护。随着思政教育的
务是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和 不断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教学资源也需要不断
教育技术能力。一是定期举办数字技术培训研讨会。 更新和补充。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源更新机
针对思政课教师,定期举办以数字技术为主题的培 制,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资源的时效
训研讨会。这些培训可以涵盖数字工具的基本操作、 性和有效性。
数字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数字平台的构建与管理等 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还需要加强师生信息素
方面知识,帮助教师熟悉并掌握数字技术在教学中 养的培养。通过培训和指导,师生对数字资源的获
的应用。二是建立数字素养提升的长效机制。高校应 取、评价和利用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好
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机制,包括制订 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和教学。
培训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搭建学习平台等,确保教 (三)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
师能够持续、系统地提升数字素养。三是鼓励教师开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中,创新
展数字教学实践。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尝试将数字 教学方式方法是一个关键环节。高校要建立线上教
17
教师纵横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