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4-12
P. 27
德育探索
规则及裁判方法,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强化规则意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一道,配
识、学会在比赛场上尊重他人。 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其
(四)讲好体育故事,增强体育课德育感染力 说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做好德育在
体育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化过程, 中职体育学科中的融合渗透工作,有利于贯彻落实
也是感染人、教育人的过程。体育教师要思考如何将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大化发挥以体育人作用。中职
思想品德教育理念融入生动、立体的体育教学中,讲 体育教师应基于中职体育教学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健
好体育故事,增强体育课德育的感染力,让学生切身 康发展需要,结合体育德育融合的重难点,进一步促
感受、乐于接受。 进体育德育融合渗透,提升中职体育学科育人成效。
第一,体育赛事与爱国主义教育。体育竞赛尤其
是在团体类的比赛中,要高度凝聚爱国力量、集体主 参考文献
义、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等价值理念。教师应围绕中 [1]谢黎明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方法
华民族体育精神与爱国教育这一永恒的主题,积极 的改革与创新[J]体育视野,2023(16) .
.
组织体育赛事观赏,在中职体育课上讲好体育故事, [2]吴深 .探讨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创新
以爱国教育为主线推动体育与德育的融合。例如,中 与渗透[J]学周刊,2023(3) .
.
国女排精神不仅展现了排球的魅力,也代表了一个 [3]田培斌 .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与“体育”有
.
时代的精神,中国女排姑娘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 机结合的策略[J]学周刊,2023(20) .
搏的时代最强音。在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 [4]潘赛丹 .新课改形势下中职体育教学和立德
.
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创造了“五连冠”的辉 树人的有效融合[J]体育视野,2021(22) .
煌成绩;2019 年 9 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三 [5]刘善彬 .德育为基,“五育”并举:浅析“五育”
融合视域下的中职德育渗透策略[J]才智,021(30) .
2
.
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以全胜战绩卫冕,第 10 次荣膺
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参加这些具有代
注:广西壮族自治区“德才兼备,能力卓越”名班
表性的体育赛事,体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
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用“为国争光”的必胜 主任工作室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罗汝君)
信念,赢得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
第二,体育名人与理想信念教育。体育名人为国
人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熟知,他们身上体现了宝贵
的精神品质,是中职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结合青
少年容易产生偶像崇拜、热衷“追星”等特质,发挥体
育名人的榜样作用,引领学生崇尚偶像的内在品质
与精神,将偶像的业绩和成就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给自己前进的动力。在德育与中职体育教育相互融
合渗透的过程中,可以讲述体育名人(例如李娜、姚
明、李宁、刘翔、丁俊晖等人)的故事。以“体操王子”
李宁为例,李宁是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著名男子体操
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参加 60 多次重大的国
内外比赛,17 年的体育生涯共获得 14 个世界冠军、
106枚体操比赛金牌,至今仍被很多体操业内人士视
作技术最全面的男子体操选手。他的体操生涯充满
了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克服困难、
勇于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国争光。教师应以
“李宁的故事”为切入点,将个人故事与体操运动、体
育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紧密衔接,以体育名人事迹感
染和激励学生。
25
教师纵横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