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24-12
P. 28
德育探索
基于德育活动
培养特殊需要学生自信心的四种途径
——以南宁市盘古路小学为例
黄春露
(南宁市盘古路小学)
摘 要:特殊需要学生是指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发展或行为方面需要额外支持和适应的学生。德
育活动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在响应融合教育发展需求以及促进特殊需要学生有效融入校园和社
会、发展自信心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融合教育背景,以南宁市盘古路小学为例,结合特殊需要
学生的实情,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从知识维度、技能维度、行为维度、情感维度等方面提出发展特殊需要
学生自信心的策略,以建立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观,促进教育公平和多元化。
关键词:融合教育;德育;特殊需要学生;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4)12EM-0026-03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下文简 一、基于德育活动在知识维度上提升学生自信心
称特需学生),是指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发展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信心是人类成功的关键
或行为方面需要额外支持和适应的学生。其包括一 之一。特需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缓慢,或多或少会导致
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 自信心不足,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
的任何特殊需要教育的儿童和青年。《残疾人教育 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为其成长打下坚
条例》中指出:“融合教育是指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 实的基础。德育活动是培养特需学生自信心不可或
最 大 程 度 地 融 入 普 通 教 育 。”《中 国 教 育 现 代 化 缺的一种手段,可以提升特需学生在知识维度上的
2035》中提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的目 自信心,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的在于帮助特需学生找到适合的教育,促进特需学 其一,学校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德育学习氛围、设计
生作为健全的个体平等地参与教育和社会生活 。 特色融合德育作业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
[1]
德育活动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在响应融 解和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成就感,从
合教育发展需求以及促进特需学生有效融入校园 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布置寒假、暑假德育
和社会、发展自信心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自 研学活动和日常家庭实践作业时,针对融合教育的
信心又称自我效能信念,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有 相关项目内容,将德育主阵地变成融合的主战场,鼓
能力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自我 励特需学生走进普通班级,与普通班级学生结伴而
[2]
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需学生个体差异大,在认 行,共同探索“家乡美、健体美、劳动美”,参与社会交
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障碍,需 往、社会融合的活动,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
要得到更加个性化、全面化的支持和引导,提升其 心,使其敢于表达自己、敢于挑战自己,渐渐在德育
自信心。本文以南宁市盘古路小学(下文简称学校) 中蜕变、在融合中成长。其二,在德育融合课程中,注
为例,根据学校资源教室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特需学 重特需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因材
生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行为、情感等维度探讨 施教。尤其是在实践活动中,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与
基于德育活动培养特需学生自信心的路径,以促进 其能力水平相适应的任务,避免让他们感到无助和
教育公平和多元化。 挫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三,通过节日
作者简介:黄春露(1987— ),女,广西合浦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
26
教师纵横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