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4-12
P. 66
课改论坛
[4]
强的吸引力,能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 中提炼核心观点,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 。为了提升
体验中学习,带着兴趣去探索,并在与同学、教师的 学生的代入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以视频
互动中从浅层学习过渡到深度学习,让学习质量与 的方式引入案例,活跃课堂氛围。
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 9 课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 “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在教学设
应用策略 计环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搜集近年来在中小学校
(一)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开启初步体验 园中发生的踩踏事故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在课堂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体验式教学法应用的基础, 中,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在日
也是帮助学生开启体验的第一步。在小学道德与法 常生活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吗?”让学生思考,并举
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联 出具体例子。随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白板播放校园踩
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确保其富有启发 踏事件的模拟视频和新闻报道,并布置几项探讨性
性、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 的问题让学生交流:1. 事件是如何发生的?2. 这些学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 生违反了哪些规则?3. 踩踏事件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把自己换位成体验的对象,实现 4. 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接下来要求每组选
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最终提升综合能力。而教 派代表上台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同时教师要对讨
学情境的创设也是后续活动的关键,要引发学生的 论成果略有不足的小组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强调遵
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 守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最后要求学生围绕预
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还要注意 防校园踩踏制作一份手抄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结合教学重难点知识创设情 (三)组织实践活动,有效升华学生学习体验
[3]
境;二是要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若要有效运用体验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 式教学法,就要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能够亲身体
16 课“大家排好队”的教学中,关键在于让一年级学 验,进而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有效应用。但
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联系当前小学生 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案例
喜欢的小猪佩奇等角色创设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 分析等方式,其代入感和体验感是有限的,而且其思
语言引入情境:“佩奇一家打算去森林里游玩,但路 想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组成,知是基
上有一条很长的河,桥很小,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 础,行是关键。教师需要联系教学内容,组织户外实
而且他们在途中还遇到兔子、小熊、小猫等动物。但 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和感悟,让学生多
是小兔子想着第一个过桥,所以偷偷从中间位置插 看、多思、多总结。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也可以不
到了第一排,引发了争吵,你认为小兔子这样做对 断升华学习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既能够
吗?为什么?”接下来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分别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又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
上台扮演不同的动物过河,使其通过体验,认识到遵 注重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并秉承创新思维去
守先到先排、轮流通过等排队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在 开发趣味性、生动性的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在体验中
日常生活中遇到排队问题时,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 进步。
的好学生。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 11 课“变废
(二)开展案例分析,促使学生全面代入体验 为宝有妙招”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作用在于让学生了 废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意义和价值,并从小强化
解并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从小养 其环保意识,做到低碳、绿色生活。首先,教师要在课
成尊重法律的良好意识,为人生的后续成长和发展 堂上展示当前暴增的垃圾对环境污染的案例,并让
奠定坚实的基础。案例分析也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 学生认识到垃圾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组成部分,教师需要灵活引入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等不同的分类。其次,引出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成
去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从而使 为环保小卫士”,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操场里搜
其能够代入到具体的案例背景或案例主人公身上去 集报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的废弃物。每组学生要发挥
思考,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思维碰撞。在 想象力与创造力,大胆尝试制作笔筒、装饰品等,而
此期间,教师要做好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在交流互动 教师要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合作奖等奖项,对
64
教师纵横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