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2024-12
P. 88

文科教学



            课文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单元的评价重                                 2.任务的层次性与挑战性
            点,包括:学生对不同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历史故                                层次性与挑战性是驱动性评价任务的另一重
            事等)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文本分析提炼信息与                              要特征。它要求任务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
            形成观点的能力、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情感的能                              水平和兴趣,提供多种难度层次的任务选项,以满
            力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等。例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
            如,《搭石》侧重于评价学生对乡村民众美德的理解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层次分明的写作任务:基础层的
            与感悟,《将相和》着重于评价学生对历史人物性格                             学生需选择文中一个季节,描写自己眼中的美景;
            的分析与评价能力,《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侧重                             进阶层的学生则需对比两个季节的不同之美,并阐
            于科普知识的理解和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把握,而                               述个人偏好;挑战层的学生则需创作一首关于四季
            《冀中的地道战》则强调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对英                              变化的诗歌。这样的任务设计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
            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这些评价重点的确定,为设计                              掌握,又鼓励了学生向更高水平挑战,促进了差异化
            具体的评价任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学习。
                 2.设计贯穿单元的评价任务链                                     3.任务的反馈与调整机制
                 基于单元评价重点,设计贯穿整个单元的评价                               有效的反馈与调整机制是驱动性评价任务不可
            任务链,旨在通过持续性的评价活动,促进学生的深                             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及
            度学习,这些评价任务不仅关注知识点的掌握,更重                             时给予学生具体、建设性的反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
            视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例如,设计一个“单                             调整后续任务的设计。在《鸟的天堂》的学习中,教师
            元主题阅读报告”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所有文章后,                             设计了一个“生态观察日记”任务,要求学生连续一
            撰写一篇综合报告,分析各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周观察并记录家附近或校园内的鸟类活动。教师每
            如主题、写作手法、文化背景等。同时,还设置了一                             天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如观察
            系列“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历史情境中,                            方法的改进、描述语言的丰富等。同时,根据学生记
            深入体验《将相和》中的人物心理,锻炼他们的表达                             录的情况,教师适时调整后续的观察主题或内容深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结合《什么比猎豹的速                             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这种
            度更快》一文,组织了“科普知识竞赛”,以游戏化的                            持续的反馈与调整机制,不仅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了
            方式检验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激发他们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的学习兴趣,这些评价任务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                             保障了学习效果的持续优化。
                                                                               “
            的评价链条,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促进了                                  三、实施策略:教—学—评”一体化的进阶路径
            他们思维的深度发展,确保了单元教学目标的全面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达成。                                                 探索了一条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学—评”一体
                (三)设计驱动性评价任务                                    化的进阶路径,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评价任务,促进
                 在设计驱动性评价任务时,需确保任务具有真                           教学活动的深度开展,并有效利用评价结果来指导
            实性、层次性,并伴随有效的反馈与调整机制,以激                             后续教学,形成闭环的教学改进机制。
            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全面发展。                                       (一)课前准备:评价任务的前置设计
                 1.任务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
                 真实性是驱动性评价任务的核心特征之一,它                           特点,前置设计评价任务。这些任务不仅要包括基础
            要求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模拟真实世界中的                              的字词掌握、课文朗读等,而且要设计指向故事理解
            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圆明                             和文化感悟的评价任务。这样的前置设计,不仅能让
            园的毁灭》为例,教师设计了一项“历史侦探”任务,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也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清
            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收集关                             晰的评价依据,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于圆明园的历史信息,然后以小组形式模拟一次“历                                 1.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史法庭”,就圆明园的毁灭原因进行辩论,这样的任                                 教师在设计驱动性评价任务时,首先要明确单
            务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历史背景,还锻炼了他们                              元主题和评价目标。本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编
            信息检索、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学习过                             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两篇精读课文,
                                   [2]
            程充满了真实感和情境性 。                                      《牛郎织女(二)》一篇略读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讲民
                                                            86
                                                      教师纵横 2024.1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