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2025-2期
P. 103

文科教学



            理解能力的效果 。要想切实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                             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各自
                           [4]
            教师把握好主题阅读活动的组织方式,并关注学生                              的观点。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围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方向,以便借助阅读活动助推                              绕“传统文化”主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绘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本阅读以及课文内容,思考“古代社会与现实生活的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                           异同、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传统文化对现
            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场名扬中外的画》为                           实生活的影响”等,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主题、把握主
            例,根据教材中本单元的编写情况,可以确定主题为                             题内涵。此外,为巩固绘本主题阅读教学效果,进一
           “传统文化”,因而在绘本内容的选择上,也可以从                              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教师还需注意后期阅读
           “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拓展相关绘本阅读素材,如                              活动的组织,如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分
            《蔡伦造纸》(对应课文《纸的发明》)、《清明上河图:                          享会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拓展课外绘本阅读内容,进
            宋朝的一天》(对应课文《一场名扬中外的画》)、《李                           而根据各自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成果,让学生分享
            冰和都江堰》(对应课文《赵州桥》)等。在此基础上,                           并推荐课外绘本阅读内容,在推荐过程中,锻炼学生
            设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绘本主题阅读活动,以绘                              的复述与总结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
            本阅读引领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                              在分享活动中向大家介绍各自的阅读方法,如怎样
            绘本主题阅读活动的多元化体验中,实现阅读能力                              准确把握关键信息、如何理解故事情节或梳理故事
            的多维度提升。                                             脉络等,通过相互分享阅读技巧,学生能够了解并掌
                 比如,结合绘本阅读的故事性特征,教师可以组                          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使其能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
            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以及                              实现阅读能力的共同发展。
            人物形象的演绎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本阅读内容                                  小学阶段作为教育起始阶段,是学生夯实根基
            的理解,通过表演呈现故事脉络,让学生在表演活动                             的关键。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应明确学
            中逐步梳理故事内容、把握主题内涵,从中实现阅读                             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把握好学生应具备的基
            理解能力的有效锻炼与提升。以绘本《清明上河图:                             本阅读能力,即认读、理解、技巧以及流畅阅读等,以
            宋朝的一天》为例,教师可以将画卷场景作为故事演                             便在运用绘本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时,能够科学设计
            绎的背景,借助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穿越到宋朝,观                             满足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需求的主题阅读学习活动,
            赏汴京的繁华街景、人们的生活百态。与此同时,让                             如精选绘本内容、做好阅读引导、组织阅读活动等。
            学生以穿越者的身份走进“宋朝”,紧跟绘本中的故                             与此同时,还应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遵循绘本主
            事脉络,让学生表演“宋朝一日生活”。除此之外,还                            题阅读助推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实施原则,包括主
            可以扩大扮演范围,如鼓励学生根据画卷中的场景,                             题性、系统性以及趣味性等方面,确保主题与教材内
            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景”,共同演绎和呈现宋朝集市                             容和学生学情相契合、阅读活动切实指向学生能力
            极其繁华的街景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与故事呈现                              提升、阅读过程充满乐趣。
            中,感受宋朝社会的繁荣;通过对比画卷内容,体会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绘画                                                 参考文献
            领域的体现。待表演环节结束,教师则可以从阅读理                                [1]尹华琼 . 使用绘本促进学生阅读:小学语
            解的角度引出问题,引领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展开思                              文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考,借此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再度进行培养,促使学生                             2024(12) .
            学会从文本中挖掘信息、推断语言以及故事情节背                                 [2]蔺方梅 .借助绘本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
            后的深层含义,如“你在角色扮演、演绎绘本故事的                             阅读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3(5)              .
                                                                                 .
            过程中,是根据文中的哪些语句进行表演的?”(考查                               [3]黄梅梅 .单元主题下融合绘本的小学语文教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解与认识能力)、“请你对                             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4(23)           .
                                                                             .
            自己的表演进行评价——是否准确演绎出作者描述                                 [4]张敏 .单元主题下融合绘本的小学语文教学
            或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对比作者描述的内容以及                              策略探究[J]作家天地,2024(20)          .
                                                                           .
            自己的表演经历和情感体验,你能否感受到宋朝社                                                             (责编     李绍华)
            会的繁荣?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深刻的体会?”(考
            查学生对文本背后深层含义的理解)等。与此同时,
                                                            101
                                                      教师纵横     2025.2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