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2025-2期
P. 107

理科研讨
                                                                                                  理科研讨







                   理论+微课:助力学生数学思维启航


                                 ——以中考的一道线段求和题的解法为例



                                                          姚雪琼
                                                    (南宁市东盟中学)


                 摘   要:文章以一道中考的线段求和题的解法为例,以波利亚解题思想和张景中的教育数学理论为指导,
            依托微课设计,开展专题解法探究:深入研究和实践数学名家理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以
            波利亚解题思想和教育数学理论为指导设计微课,开展专题探究,帮助学生习得解决几何综合难题的思维方
            法;依托数学微课,将托勒密定理融入专题解法课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技术;数学思维;线段求解题;解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50102049(2025)02EM-0105-05

                 波利亚解题思想是美籍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乔                            杂的几何难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治·波利亚(Georgepólya)提出的,是一种系统的、启                      的提升。
            发式的解题方法论。其核心在于将复杂的解题过程                                  一、深入研究和实践数学名家理论,培养学生的
            分解为一系列简单、明确的步骤,旨在帮助学生更有                             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
            效地解决问题。教育数学理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                                 (一)深入研究波利亚解题理论,在实践中培养
            景中1989年在《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一书中提出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突破解题难点的能力
            的。张景中院士等认为“如果教学内容得到优化了,                                 在《怎样解题》一书中,乔治·波利亚为读者介绍
            概念变得容易理解了,解题方法改进得更加好用了,                             了解题的方法。第一阶段:理解问题,要从激励学生
            再加上生动直观的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各种教学
                                                                开始。波利亚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选择具有挑战
            方法都会有更好的效果” 。
                                  [1]
                                                                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激励学生充分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至关
                                                                解问题中给出的信息,明确求解的目标。第二和第三
            重要,其知识点涉及图形多,蕴含的数学思想丰富。
                                                                阶段:制定和实施计划。教师应该让学生以充分理解
            特别是锐角三角函数,它能够从数的角度探究几何
                                                                题意为基础,自然而然地开始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
            中的数量关系,充分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因此成
                                                                并加以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解
            为中考的重要考点。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
                                                                题计划不断进行尝试和修改,使之能够最终达到解
            几何的概念和性质、定理理解不清,造成他们审题能
                                                                答的目标。第四阶段:回顾。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反思
            力不强,难以形成严密的几何知识网络,在解决几何
                                                                解题过程,检验解题方案和解答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问题涉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时候无法对几何的概念、
                                                                以增强解题的能力。在解决图形复杂、涉及概念定理
            定理进行灵活运用。这就导致大部分初中生对几何
            问题有畏难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众多、有一定的计算量的中考几何综合问题时,教师
            数学创新能力便无法得到提升。                                      可以指导学生以波利亚解题思想为指导尝试解题,
                 针对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本文                           这种借助名家数学理论和解题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数
            以探究一道中考线段求和题的解法为例,以波利亚                              学实践学习的做法,常常收到较好的效果。
            解题思想为指导,以张景中院士的教育数学理念“让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解决好“图形与几
            数学变得容易”为理念,以“托勒密定理”为主题,以                            何”有关的数学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
            微课为依托,将微课教学融入专题解法课程中,设计                             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深
            问题串链,尝试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化解复                             入研究和实践数学名家波利亚的思想和数学理论,

                作者简介:姚雪琼(1990— ),女,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数学研究。
                                                            105
                                                      教师纵横     2025.2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