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2025-2期
P. 118

理科研讨



                (一)丰富“套餐式”单元作业内容,激发不同爱                          情。例如,教师在希沃白板上为学生设计小组合作
            好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组合                              的一组闯关游戏:找出 42 的因数有哪些?教师设计
            作学习效果                                               这些游戏类的作业,主要是想通过游戏活动强化学
                 在学习过程中,将“套餐式”单元作业设计在小                          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认识,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
            组合作学习实践中应用,可以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                              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                                 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套餐式”单元作业,激
            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确                             发爱好和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保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而                             在愉悦中完成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1]
            教师也应明确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职责,如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
            组长、记录员、发言代表等,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收获
            进行。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应充分了
                “套餐式”单元作业是一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它                           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将多种形式的作                              态度等个体差异,在“套餐式”单元作业设计中根据
            业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趣味性和实                             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层
            践性的作业套餐。这种设计旨在满足学生的不同学                              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
            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                              流,提高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果。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设                             他们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计多样化的套餐式作业。这些作业可以包括书面练                                  例如,在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习、口头报告、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书面                            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的作业时,教师把作业设计为
            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口头报告可以提高                              A、B、C三种形式的套餐。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实践操作可以培养学                                  A 套餐,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探究
            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讨论则可以促进学                              2、3、5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其中的数学原理。教师设
            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计这个套餐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后巩固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                          自己的基础知识,获得成就感。
            数与倍数”的单元内容后,教师给学生设计了多样式                                 B 套餐,要求学生利用合理的方式,在 1~100 以
            的“套餐式”单元作业,内容包含有基础练习、实验操                            内找出 10 以内某数的倍数和因数,如让学生找出 9
            作、综合性学习等,以满足不同爱好、不同学习水平                             的倍数和因数 。教师想通过 B套餐的形式让学生巩
                                                                            [2]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固已学的倍数和因数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
                 套餐一,阅读类作业。                                     能力。
                 作业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因数与倍数”的单元                            C 套餐,要求学生采用适宜的方式,找出 1~10
            内容,阅读结束后与同桌探讨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以内任意两个数的公倍数以及找出1~100以内任意
                                                                              [3]
            ①什么是倍数?②什么是因数?                                      两个数的公因数 。设计这个套餐的目的是要求学生
                 作业 2.请同学们与同桌合作,从 14、7、21、35、                   掌握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原理并且能够灵活应用于计
            63、42这几个数中找出7的倍数。                                   算练习。
                 教师通过设计这种阅读式作业引导学生深度阅                               在作业设计中遵循层次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读和分析数学教材,提高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个
            能力和素养,为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夯实基础。                             性化发展。另外,为了能够体现“套餐式”单元作业的
                 套餐二,整理类作业。                                     层次性,在设计作业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设计这类作业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学生在认识因                               第一,作业要有针对性。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数、倍数概念的基础上,与同桌合作,将“因数与倍                             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层
            数”这个单元的重要知识整合到一起,尝试用思维导                             次性作业,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易程度
            图绘制本单元的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不同的作业题进行训练,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
                 套餐三,游戏类作业。                                     习的乐趣。
                 设计游戏类作业,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第二,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套餐式”
                                                            116
                                                      教师纵横     2025.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