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25-2期
P. 42
管理智慧
实践应用和生活中的持续渗透,帮助学生全面提升 院校中形成系统化、综合性的教育路径,确保教育理
心理素质,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促进整体心理健 念的落地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提升。基于积极教
康,提升幸福感。 育的核心理念和三个维度,本研究提出三条主要的
1.健康幸福的直接教学 实施建议: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师积极心理
健康幸福的直接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学培训、完善校园心理支持体系。
的基础,即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直接传授积极心理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学的核心理念和技能,帮助学生培养乐观、感恩、希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望和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 实施的基础。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学校开发并整
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的有效策 合适合高职学生心理需求的课程模块,将乐观、感
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 恩、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
力以及在挑战面前的自信心与行动力,使其在面对 的正式课程中。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
学业和生活压力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教师通常还设 仅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还通过案例分析、情
计特定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感受积极情 境模拟与正念练习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
感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从而内化这些积极心理 握应对现实问题的心理技能。学校要将这些课程融
品质。 入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体系中,使学生能够在日
2.融合嵌入式教学 常学习中接触到积极心理教育的内容。同时,课程设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限于专门的心理课程,还 计应具有阶段性和系统性,结合学校实情和生源情
嵌入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更自然的方式渗透 况,依据学生的年级、学业压力和职业规划等因素,
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 分层次、分阶段地实施,确保教育模式的长期效用。
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通过成功案例展示、团队合作 (二)加强教师积极心理学培训
项目以及创造性的开放式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发 从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新的诠释角度来看,教
[6]
掘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 师是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主要贡献者 ,教师角色的
感;通过学科教学中的正向反馈和激励机制,例如在 转变和培训是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教学风格、互
学生表现出进步或合作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可, 动方式及其对学生情绪的敏感度在学生心理健康的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 提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积极心理
体验;通过学科教学中的积极探索和思考,促使学生 健康教育的执行者,更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
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自我调节情绪和应对困难的 者和示范者。鉴于此,高等院校应为教师群体提供系
心理技能。 统的积极心理学相关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积极教育
3.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的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积极心理学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要体现在课堂 理念与方法以及正向反馈、情感支持和积极倾听等
内的教学活动,还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延续和应 策略,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多地关注学生
用。其一,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积极心 的心理需求,通过积极教育模式中的正向反馈机制、
理的技巧,如感恩练习、积极自我对话、正念训练等, 成就导向与教学互动设计,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体
将学到的心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心理韧 验,增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信心和心理韧性。
性和幸福感,学会在面对学业、就业和人际关系的压 (三)完善校园心理支持体系
力时及时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 校园心理支持体系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和能力。其二,学校要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心理工 实施的保障。学校要构建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心理
作坊或团体辅导等,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支持网络,包括心理咨询服务、同伴互助机制、校园
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和应用。同时,建立积极的校 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在心理咨询服务方面,组建
园文化,营造一种支持性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日常 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互动中感受到积极教育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其心理 和危机干预服务,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各种心理困
健康和全面发展。 扰,并在必要时给予他们及时的干预,以防止问题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建议 的进一步恶化。在同伴互助机制方面,建立同伴互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在高职 助机制,鼓励学生在接受相关培训后,(下转第71页)
40
教师纵横 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