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5-2期
P. 55

课改论坛



            合,促进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在开展物理                                 2. 依托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式个
            教学活动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集体备                              性化的特点促进师生互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课,让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深度融合,有利                                 依托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式个性化的信息
            于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促进备课内容和形                              化教学环境,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深入开展信息化课
            式的优化。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物理教师开启信息化                             堂教学。通过教学硬件与教学软件的有机融合设计,
            教学设计,相互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配以音乐的                             将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资源形成“连通
            图片,插入视频、动画,有效地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                             器”,使物理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连通器”里能够交流
            境,激发高中物理教师探究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                             互动,打造人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模式。
            他们积极提出经过独立思考发现的问题,极大地提                                  例如,一体机的“数码视频”功能可以将师生的
            高了高中物理教师集体备课的效率。                                    物理实验演示放大到大屏幕展示,使得演示实验“可
                 在高中物理教师集体备课时,首先,由备课主讲                          视率”达 100%,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物理实验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经过认真研究的教学构思、教                              的操作、物理实验现象的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实验结
            学思路、重点内容、教学目标在网络上展示;其次,让                            论;“分屏竞赛”功能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
            参加集体备课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讨论,交流看法,                             欲,有助于调节物理课堂气氛,又能让物理教师即时
            集思广益,分享资源;最后,全体成员达成共识,共同                            检查教学效果;“划词搜索”功能可以直接查找云端
            完善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                                        资源,快速了解未知领域;打开“虚拟实验室”,能够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                           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弥补传统物
            学得到了深度的融合。从教学素材的查找、教学课件                             理实验的不足。
            的展示、备课的交流、资源的共享等整个活动过程都                                 3. 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的,体现了信息技术与高                              和教学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促进
            中物理教学设计的融合创新,体现了信息技术在集                              学生全面发展
            体备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手段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
                (二)创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融合形                           一,它包括技术的信息化和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构建。
            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创新物理教学手段,可以打破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创新是教学发展的必然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物理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
            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在传统教                             物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
            学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很难推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新,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在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后,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                                  例如,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高中物理教师可以
            物理课堂教学之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取得更                              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帮助学
            好的教学效果。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智能化教学平
                 1.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                         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
            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习资源和辅导方案,助力每个学生的发展。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资源形式多样、来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
            源广泛。信息化教学环境使得教育资源不再受时空                              施“双线教学手段”,即可以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通
            限制。                                                 过“双线教学手段”,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                           术进行线上教学,如在线直播、录播课程等;学生利
            学活动,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从而丰富教学                             用“双线教学手段”也可以在线下同时进行实践操
            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于现代化教育教                             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学的硬件是一体化的教学设备,比如交互式电子白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实行“个性化教学手段”教
            板、数码视频等,通过这些技术软件,可以为高中物                             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如智能教学系统、学习
            理教学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创新奠定物质基础。教学                              资源库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建议,满
            资源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存在,使得高中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物理教学内容更有趣味,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
            化为直观、生动的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成绩进行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物理概念和原理。                                            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效率和质量。
                                                            53
                                                      教师纵横     2025.2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