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2025-2期
P. 57

课改论坛



                         [1]
            间和学习地点 去完成作业。这样,每个学生在同一                                 由于教学评价是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时间内都可以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使得学习水平                              必须与时俱进厉行变革,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在信
            有差异的学生可以“因材自学”,实现不同学生的学                             息时代,高中物理教学评价内容需要考虑学生的批
            习多样化。                                               判性思考能力、协作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                           创新能力以及互动能力的培养,考虑通过评价引导
            需求。例如,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可                             物理教学根据新时代育人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
            以在课后浏览相关微课,通过图文并茂的微课对知                              科学人才。因此,信息技术时代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价
            识进行再学习;对某一知识点题型的解答方法掌握                              方式必须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评价
            不好的学生,可以从网上查找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的工具,以大数据促进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交流互动。这样,教师依托信息                                 例如,要充分利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催生的新
            技术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和教学方式的个性化创新物                              型的“评价工具”,如适应性测试、游戏测评、虚拟现
            理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                             实仿真场景测试、合作问题解决测试等 ,更全面地
                                                                                                   [2]
            的学习需求,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合作化                           效性。
            和探究化                                                    基于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分析的教学评价,可以
                 信息技术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工具。学生可以在                           通过全过程采集教学数据,获取实践能力等非结构
            网络上进行学习交流,依托网络开展合作学习。                               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评价,提供动态、实
                 例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碰到难题时学生可以                          时的评价反馈,然后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干预,及时
            通过以网络为媒介的方式与教师、同学或专家进行                              调整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更加科学主动地学习,从而
            交流,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极大地扩大了参                             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与学习沟通交流的成员的范围,拓宽了交流信息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高中物
            范围,扩展了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由于网络学习                             理教学模式,促进了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
            交流不需要露脸,学生在与别人交流时可以避免由                              新。信息技术融入物理学科教学,促进了物理教学信
            于面对面的交流而产生的压力和尴尬,使得学习更                              息化,提高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环境,
            加深入,探究问题时语言交流更加自然。                                  在信息化环境中形成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习方式的生活化和虚                           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协作和探究;信息技术也创新了
            拟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开辟了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使                            教学评价,助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与时俱
            教学活动跨越了学校围墙,走向开放化。与此同时,                             进,全面、系统地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把
            学生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突破了教室的限制,他                             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向深层次推进,促进
            们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和网络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学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创新,提高信息技术
            习,开启生活化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渠                             与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水平,促进整体高
            道,提高了物理学习的效率。                                       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教学评价体
            系,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参考文献
                 2020 年 10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                     [1]毛建西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
            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充分                             革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21(4)                  .
                                                                                                       2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                                [2]张义军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下的教学
            观性,这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                              改革[J]新课程研究,2020(11)         .
                                                                       .
            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开展的教学评价,由                               注: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1 年度资助经费重点
            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片                              课题(A 类)“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面,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                             研究”(2021A069)研究成果。
            等技术的快速融入,使教学评价发生了变革,促进了                                                            (责编     谭宏宽)
            教学全过程的纵向评价以及体现核心素养的横向评
            价,使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发生了变化。
                                                            55
                                                      教师纵横     2025.2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