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5-2期
P. 73

专题研究



            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其次,普及与利用校内课堂中的智慧课堂平台。
                 三、创新:推动项目化学习的多形式发展                             在跨学科教学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对教师融入的历

                 在《七律·长征》的实践教学中,将跨学科理念与                         史背景更感兴趣,有些可能会对地理知识更感兴趣。
            项目化学习相结合,并融入智慧课堂、智能信息技术                             利用智慧课堂平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理
            以及场馆实景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最                              解的短板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自由选择,满足
            贴近真实的长征情境,激发他们对长征历史的深刻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完成讨论、分享、合作
            而真实的理解。                                             等学习过程。
                 首先,采用场馆式实景化教学形式。在《七律·长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跨学科
            征》教学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长征纪念馆、革                             教学、红色经典文化传承以及项目化学习的教育优
            命英雄纪念碑、红色革命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通过陈                             势,将小学语文教学与跨学科知识及项目式学习相
                                                                结合,使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列的革命武器、装备、衣着和历史资料以及 AR、VR
                                                                紧密联系,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小学
            等数智化设备,打破学科界限,创设跨领域的学习场
                                                                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景,让学生真实感受革命场景,真切感受历史,体会
            诗词中的力量,加深对《七律·长征》一诗的理解与感
                                                                                   参考文献
            悟,更加直观地感受长征的伟大历程,从而领悟其中
                                                                   [1]于志.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式深度学习探析:
            蕴含的红色精神。AR、VR 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
                                                                以“葡萄熟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为例[J]辽宁教育,
                                                                                                    .
            带来了新的可能。利用 AR、VR 技术,学生能够“参
                                                                2024(7) .
            与”长征,亲身感受长征的艰苦与不易,进一步激发
                                                                   [2]施明英 .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
            爱国精神。这种结合技术与情感的学习方式,突破了
                                                                式学习中的策略[J]读写算,2024(2)            .
                                                                                 .
            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实现从认知到情感的
            深度升华。
            (上接第 40 页)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志愿者或                           宇 .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
            助人者,让学生可以在同龄人的支持和正向反馈中                              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              .
                                                                         .
            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                                [3]Seligman,M. E. P.,et al. Positive education:
            方面,组织心理健康周、正念训练营、团队建设等各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J] Ox⁃
                                                                                                          .
            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应                              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9(3) .
            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释放                                [4]胡春梅,何玲玲,潘其兰 .基于双系统模型理

            自己的压力,形成一种支持性和互助性的校园氛围,                             论的青少年攻击行为积极教育策略探析[J]教育科
                                                                                                       .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研究,2022(8)   .
                 综上所述,积极教育视角下构建涵盖健康幸福                              [5]席居哲,叶杨,左志宏,彭雅南 . 积极心理学
            直接教学、融合嵌入式教学及生活实际应用的三维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实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通过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加强                            (教育科学版),20199(6)       .
            教师积极心理学培训、完善校园心理支持体系等路                                 [6]俞国良 . 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诠释:教育效能
            径,能显著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韧性、情绪调节能                              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4(1)            .
                                                                       .
            力、自我效能及幸福感,对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具
            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培养更健康、适应力更强                                 注:2024 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的高技能人才。                                             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三匠’辅导员工作室建
                                参考文献                            设路径研究”(2024LSZ076);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
                [1]司忠勋,朱静琳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                        规划专项课题项目“主动健康背景下高校体育与健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康教育一体化路径的创新扩散研究”(2024ZJY917)
            [J]科技管理研究,2023(24)        .                         研究成果。
               .
                [2]邢成建,郑岚戈,李益智,吴晓颖,彭焱,于晓                                                       (责编     罗汝君)
                                                            71
                                                      教师纵横     2025.2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