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2025-2期
P. 76
专题研究
表3 朗诵中的语速语调技巧
技巧 分类 具体内容 教学举例
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抒情、激愤等)、故事 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根
根据内容掌握语速 情节(旁白、人物情感等)等来处理语速,一部 据内容,语速不同,读到急性子顾客时语速要
语速 作品中语速不是一成不变的 快,读到慢性子裁缝时语速要慢
受体裁形式不同,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 散文较慢:三年级下册《燕子》
根据体裁掌握语速
体裁形式不同则语速不同 记叙文较快: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
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部长恳求说:
多出现在疑问句、反问句中,或是表示愤怒、紧
“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
高升调 张、号召等句子中,朗读中注意先低后高,语气
斗形势的需要哇!”语调到最后提高,表现出说
整体上扬
话者的焦急
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中这句话:“赵一
多出现在感叹句、祈使句中,在表达坚定、自
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
降抑调 信、祝福或沉痛、悲愤的感情中也会用到该语
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
调,朗读中先高后低,末字语调最低且短促
的关心……”在朗读时,要前高后低
语调
该语调一般多用在记叙文、说明文中,抑或是
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是一篇介绍性的说明
平直调 表达思考、回忆、冷淡、悼念等句子中,朗读时
文,全文朗读时语气平缓,无须显著起伏
语气平缓,无显著起伏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
用于表示特殊的情感,如讥讽、夸张、强调等句
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
曲折调 子中,朗读时由高到低再到高,并且加重或拖
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朗读时声
长某些读音,形成曲折变化
调由高到低再到高,曲折变化描述小女孩坎坷
的身世,引发听者共鸣
表4 经典阅读中的语言积累(举例)
经典阅读形式 具体实践(举例)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中全文很多形容声音的词语,如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小溪淙淙、河流潺潺等,引导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这些形容声音的词语,在阅读中积累同类词语
三年级《火烧云》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以“ABB”式出现,如“红彤彤”,学生学习此表达方式进行仿说,如“金灿灿”
课内经典阅读 “黄莹莹”“黑黢黢”……另外还有“事物+颜色”的表达,如“葡萄灰”;两种颜色参半,如“半紫半黄”,引导学生在
写作中将颜色描绘得更加具体、准确、真实
三年级下册《燕子》中作者运用的优美词语,如“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
柔柳”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对春天的描述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阅读积累
“
在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引出《安徒生童话》课外经典诵读读物,引导学生在阅读《安徒生童话》的
故事中积累各类语言,如环境描写“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
水晶。那里的海水非常深,深得不管多么长的锚链都够不着海底。要用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座叠着一座才能
课外经典阅读
从海底一直叠到露出水面”;心理描写“他一下子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那对翅膀比早先结实坚硬得多,扑动起
来非常有力,足以把他的身体托到天空中去。在他自己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时,他已经飞上了天空,已
经飞进了一个大花园”等对不同对象的描写刻画的词语句子的应用积累
三、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修辞手法的实践写作模仿为例,教师要引导
写作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思维 学生分析经典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帮助他们理解如
发展和语言发展的关键路径,亦是阅读积累的成果 何在写作中有效运用这些修辞技巧,从而提升语言
[3]
和语言应用的体现 。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 表达的丰富性和张力。首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经典
程中,教师应依托经典文本的阅读,从读写结合入 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并讲解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中
手,鼓励学生将心中所想转化为书面语言,全面促进 的作用和效果。例如,通过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话分析比喻手法的特
74
教师纵横 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