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5-2期
P. 86

专题研究



                                              表2 《野天鹅》和《六只天鹅》的不同之处

                 对比点                           《野天鹅》                                    《六只天鹅》
                                                                            收录于《格林童话》,德国民间故事,来自民
               作者与来源        安徒生,丹麦作家,属于文学创作
                                                                            间传说
                哥哥数量        11个哥哥                                           6个哥哥
               变形的动物        野天鹅                                             天鹅
               变形的原因        继母施展魔法,因嫉妒公主与哥哥们的感情                             继母施展魔法,试图夺权并破坏家庭关系
                救赎材料        荨麻织成的披甲                                         星辰花织成的衬衫
                魔法限制        荨麻必须采自墓地,织披甲时双手会被刺伤,展现痛苦与毅力 星辰花相对温和,但同样需要毅力和专注
                            野天鹅必须完全穿上披甲才能解除魔法,披甲未完成时保留
               救赎的难度                                                        只需完成衬衫,衬衫完整即能解除魔法
                            一只天鹅翅膀
               沉默的时间        妹妹必须保持沉默直至织完所有披甲(漫长且痛苦)                         同样必须保持沉默,但时间相对较短
               反派的陷害        反派(如继母或嫉妒的宫廷人物)陷害她导致被判火刑                        继母陷害她使国王误以为她害死了孩子

                                                                            更突出家庭纽带的重要性,体现兄妹之间深
                文化特征        更加关注个人的情感和心理描写,强调妹妹的坚韧与牺牲
                                                                            厚的亲情
                            结局着重于妹妹的无私奉献与哥哥的解脱,带有较强的道德 结局更具温馨感,强调家庭团圆和正义的
                结局处理
                            寓意                                              伸张
                                                     表3   苏轼三首诗对比
                 诗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夜泛西湖》

                         描写西湖夏日骤雨的壮丽景象,展 描写西湖在晴雨变化中的多样美,抒发 描写夜晚泛舟西湖的静谧美景,
                 主题      现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对自然的赞 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借“西子”比 表现诗人寄情山水、追求闲适生
                         美之情                         喻西湖,突出其独特风韵                     活的心境


                         语言豪放,动词频繁,如“翻墨”“跳 语言细腻,注重色彩和光影的描写,如 语言清新,富有意境,善于运用
               语言风格      珠”“吹散”,生动展现动态画面,节 “潋滟”“空蒙”,运用比喻增强诗意,语言 静态描写与留白手法,语言含
                         奏感强                         平易中见深情                          蓄,充满朦胧美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 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为改善当地的水 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夜晚泛舟
                         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他热爱杭州的 利与环境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疏浚西 西湖,感受月夜下的静谧美景,
               写作背景      自然美景,经常游览西湖;这首诗 湖、修建苏堤;这首诗是在一个晴雨交替 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这时的苏轼
                         是他在夏日游览望湖楼时看到骤 的日子里,苏轼游湖时写下的,用来赞美 虽然仕途多舛,但是他的内心仍
                         雨奇景,即兴写下的作品                 西湖的美景                           保持着超然洒脱的境界

                                                                                     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陶醉,清幽
                         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豪放热烈, 对自然美的温婉赞美,抒发诗人对西湖
                                                                                     婉约,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
              表达的想法      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和生命力 静态与动态美的深刻领悟,展现诗人对
                                                                                     对自然的依恋,抒发对超脱尘世
                         的惊叹与欣赏                      自然与生活之美的全面理解
                                                                                     的渴望
            者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者同一主题的作品、不同作者                             位展开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笔下的西湖美景与
            同一背景下的作品的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                             诗人的不同心情。教师可以将三首诗的对比汇总成

            的写作心情与手法、感受不同情感态度,在对比中提                             表格以便分析总结(见表3)。
                                          [4]
            升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 。                                       通过对三首诗的深入比较,学生得以细致地剖
                (一)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对比                                   析苏轼对西湖的描绘,从中领略到苏轼敏锐的观察

                 以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                          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所展现的丰富情感,进而培养
            初晴后雨》《夜泛西湖》三首古诗进行比较阅读,全方                            比较分析能力,提升对诗歌的鉴赏水平,激发对传统
                                                            84
                                                      教师纵横     2025.2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